[实用新型]一种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8313.2 | 申请日: | 200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4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际军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25/16;A45B25/18;A45B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商业、野外作业遮蔽强烈阳光和雨水,以液压为动力的伞具。
背景技术
现今,商业、野外作业中使用的大伞有二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伞面越大要打开伞的撑力就越大,有时一个人根本就打不开,需要二三个人帮忙才能打开,另一个缺点就是伞阴面的布风阻力大,也就是风阻大,稍有风易使伞摇晃,甚至倒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伞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该伞设置液压推动装置,使打开伞变得省力,另外伞面设置有透风层,能减少风阻,使竖立的伞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伞杆固定在底座中,在底座的空间中,手摇油泵固定在一侧,而油箱安装在另一侧。伞杆制成中空,做成液压油缸,伞杆的上部份以柱塞代替,柱塞的下部连接活塞,安装在油缸中,把油缸分成上下两个空间,上下空间分别用油管接通油泵和换向阀,伞骨的一头连接在柱塞顶端的上巢中,中间与撑档连接,撑档的另一头连接在伞杆(油缸)的上端的伞巢中,伞布铺设在伞面上,伞布成瓦状层层覆盖,每层上端固定在伞骨上,下端用线绳连接固定在伞骨上,当风从下面往上吹时,由于伞布下端有线绳连接有一定的空间,伞布就会向上掀起,形成气流通道,从而减少风阻,使竖立的伞更加稳固。伞骨、撑档以及伞杆的连接点均是枢接方式连接。使用时用手摇动泵油,把换向阀转至“收”的位置,液压油的高压端通向油缸的下部空间,上部空间的油液泄往油箱,活塞推动柱塞向上伸,并带动伞骨与撑档的连接点向伞杆靠拢,伞面随着柱塞的上升面逐渐收拢。若把转换阀转至“开”的位置,高压油通向油缸上部空间,下部空间的油液泄往油箱,活塞与柱塞向下移动,带动伞骨与撑档的连接点离开伞杆,随着柱塞的下移把伞面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伞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2、手摇柄,3、油泵,4、进(出)口油管,5、换向阀,6、进出油孔,7、活塞,8、伞面,9、撑档,10、柱塞,11、伞骨,12、上巢,13、油缸,14、伞杆,15、进出油孔,16、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底座1的空间内安装油泵3连接底座上面的手摇柄2,油箱16安装在底座的另一侧,油泵3、油箱16、油缸13、换向阀5用油管4相连接,油管接通进出油孔6和15伞杆14固定在底座的中间,换向阀设在伞杆的下部,油缸13设置在伞杆14内,柱塞10作为伞杆上部连接活塞7安装在油缸内,撑档9一头枢接伞杆下部上端的伞巢中,另一头枢接伞骨11,伞骨的上端枢接在伞杆上部顶端的上巢12中,伞布成瓦状层层覆盖在伞骨上形成伞面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际军,未经陈际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