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8464.8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贵 |
主分类号: | A61H11/00 | 分类号: | A61H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健身用具,特指一种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是指一种可用以由按压人体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疲劳、伤害复健等等目的的健身用具,公知的按摩器,一般具有一本体,并于该本体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按压部,如核准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式样专利申请第77304965号以及第77304966两案所公开的按摩器,皆是于一本体的两侧边设有所述按摩部,而使用者施力使该按摩部按压于人体各部位,而达到前述按摩的目的。
然而,如上述前案所公开的公知按摩器,其按摩部皆设计呈末端尖突状,由于按摩器主要以木头或硬质塑料所制成,其材质的硬度较高,因此当按摩部压抵于人体时,如施力不当则容易导致身体产生疼痛,甚至有刮伤、刺伤皮肤的情形,尤其是使用者为老人或小孩时,其身体对疼痛的较为敏感,造成该既有的按摩器于使用时的力道控制较为不易,于使用上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以克服上述公知按摩器的按摩部因呈尖突状,而有容易造成使用者受伤进而导致使用不易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由改变其按摩部结构据以解决的。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器,由牛角制成,包含有:
一握持部,其呈杆体,于握持部至少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按摩部,该第一按摩部呈圆弧片体。
所述按摩器,其握持部的另一端进一步形成有一第二按摩部,该第二按摩部呈圆弧片体且外型尺寸大于第一按摩部。
所述按摩器,其握持部上凹设有复数供手指置入的指槽。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于使用时,使用者握持于握持部,以第一或第二按摩部压抵于人体并施力以进行按摩,而该握持部上所设指槽可便于使用者舒适且稳固的握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的按摩部呈片体,相较按摩部呈尖突状的既有按摩器,片状的按摩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大,按压力道可分散于皮肤上,因此较不易有因施力不慎而刮伤、刺伤皮肤的情事发生,在使用上较为安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握持部 101能量体
102指槽 11第一按摩部
12第二按摩部 13按压面
14按压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系由牛角所制成,其特点在于硬度高,且表面经加工后可相当的平滑,在按摩时较不易造成皮肤受伤,于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包含有一握持部10,该握持部10呈杆体,并且弯折有一弧度,握持部10上可嵌设有一能量体101,该能量体101例如可为锗、钛或者磁石等等,于握持部10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按摩部11,该第一按摩部11呈圆弧片体;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于使用时,是以单手握持所述握持部10,并利用所述第一按摩部11来进行刮痧,或者以第一按摩部11的端缘压抵于人体肌肉上,随后顺着该部位的肌肉纤维方向反复移动,即可治疗如肌肉纤维化、肌肉粘黏等病症,此外,亦可以握持部10上设有能量体101部位进行按压,利用该能量体所释放的能量达到调整人体机能的功效。
进一步参见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0上可凹设有指槽102,用以供握持时手指置入,令使用者能舒适且稳固的握持,并且于握持部10的另一端进一步形成有一第二按摩部12,该第二按摩部12呈圆弧片体且外型尺寸大于第一按摩部11,本实施例使用时,第二按摩部12可与第一按摩部11相同用于进行刮痧,或者治疗如肌肉纤维化、肌肉粘黏等病症,因此使本实施例其握持部10的两端皆可用以按摩人体,且大小相异的第一按摩部11或第二按摩部12可适用于不同按摩需求。
参见图5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0的另一端于其杆体的内弧面侧形成有一按压面13,配合参见图6所示,而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0的另一端,尚可于所述按压面13的相对侧凹设有一阶级状的按压凹部14,该按压面13及按压凹部14分别可用以按压或拍打于人体上,例如肩部、颈部或腰部、背部上,据以达到纾解酸痛等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贵,未经李平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称量轴重的系统
- 下一篇:防止汽车蓄电池过度放电的自动断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