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8537.3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甘庆宙;王文寿;蔡忠勇;陈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斯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F1/00 | 分类号: | B44F1/00;F21V23/00;H05B3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发光二极管 冷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尤其是指一种可以触控方式点亮及微调明暗度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框画主要提供一木质或塑料材质制成的制式化框体,用以提供如油画、水彩画、印刷图片或相片等各式图片装设其中,用以置于桌面或吊挂于墙面上,作为纪念或装饰等用途。
然而,前述装有图片的框画于摆置或吊挂使用时,仅能借助周围的环境光或特定的灯光投射其上,而使图片上的画面或人物显示,该框画本身因不具备发光机能,无法提供使用者自由选择点亮显示,以及调整照光的明暗度等,以致该框画在使用上有实用性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用以改善公知技术中既有框画本身不具有照明机制,无法提供使用者自由选择点亮显示及调整明暗度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包含:
一透光框体,是一可提供透光式图片装设其上的透光体;
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是装设于该透光框体上;以及
一触控微调模块,该触控微调模块包含有一触控组件以及一控制器,该触控组件设于该透光框体上,该控制器设于透光框体背面,并电连接该触控组件以及发光二极管组件。
如上所述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中,该透光框体包含一前框板以及一后框板,该前框板与后框板是透光材料所成形,且是可拆装地相对并接组合,该前框板、后框板中分别定义有一图片区以及位于该图片区外围的边区,该后框板于边区相对两侧的邻近图片区处各设有一长形的嵌槽,该二嵌槽邻接图片区的一侧槽边为入光侧;
该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二组发光二极管灯条分别装设于该后框板的二嵌槽中,并该二组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发光端朝向该嵌槽的入光侧;
该触控组件包含一明暗微调组件,该明暗微调组件为静电式人体触控讯号感应片,并设于前框板与后框板间的边区一侧电连接该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中,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进一步包含一后罩壳,该后罩壳可拆装地装设置于该透光框体背面,将控制器罩盖于内。
如上所述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中,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进一步包含一遮光板,该遮光板设于后框板背面对应于图片区,该遮光板两侧各具有一折边部分别伸入嵌槽,供该二组发光二极管灯条装设其中,使该二组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发光端面对嵌槽的入光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采用透光框体,并于其中装设受控于触控微调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如此,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可供使用者将幻灯片型式的透光式图片装设其中,进而利用发光二极管组件通电而点亮,使装设于透光框体中的透光式图片藉由光的照明而显像,并可显示于透光框体上的触控组件提供使用者以触控方式自由微调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光的明暗度,且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及其中的图片不仅可以长久使用保存,并由发光组件直接投射透光式图片上,而使透光式图片上画面柔和显像。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因具有可受控微调明暗度的发光功能,因此,该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摆置桌面或吊挂于墙面上,也可兼具作为小夜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触控式发光二极管冷光框画较佳实施例中触控微调模块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方块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透光框体
10、前框板 11、后框板
111、嵌槽 112、入光侧
2、透光式图片
3、发光二极管组件 30、发光二极管灯条
4、触控微调模块
40、触控组件
402、明暗微调组件
41、控制器 42、通用序列总线接头
43、变压器插头 44、电源供应器
5、后罩壳
6、遮光板 60、折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斯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斯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