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弧自动焊机起弧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079.5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郭伊永;任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伟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67 | 分类号: | B23K9/067;B23K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焊机起弧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机设备,特别是埋弧自动焊机的起弧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埋弧自动焊机主要由焊接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控制电路控制送焊丝和小车行车,起弧方式是刮擦起弧。一般是:启动焊机后,主电路接通,产生70伏左右的空载电压,行走电机驱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同时,送丝电机带动机头将焊丝沿垂直方向向下输送,当焊丝接触到工件时,通过刮擦方式引燃电弧。这种起弧方式经常出现粘丝、不起弧,行走小车被顶翻等,引弧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弧自动焊机的起弧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起弧可靠。
一种埋弧自动焊机起弧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送丝电路,起弧电路,送丝机构。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器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连接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另一端接地极。
所述送丝电路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然后依次连接控制器触点、送丝控制器、送丝机头、焊丝,工件接地极,送丝电机通过送丝控制器触点与110V单相交流电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为24V直流电源。
所述起弧电路,380V三相交流电源正极通过送丝机头与焊丝相连,母材与负极相连。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送丝电机和送丝机头,所述送丝机头由所述送丝电机驱动。
所述控制按钮为常开按钮。
所述控制器触点为常开触点。
所述送丝控制器触点为常闭触点。
本实用新型起弧控制装置,按下控制按钮,控制电路连通,控制器得电。控制器触点接通,但由于焊丝没有与工件接触,送丝电路没有连通,送丝控制器不得电,送丝电机驱动送丝机头将焊丝缓慢向下输送;当焊丝接触到母材,送丝电路连通,送丝控制器得电,送丝控制器常闭触点断开,送丝电机停止工作;松开控制按钮,控制器失电,控制器触点断开,接通焊机主电源,由于焊丝与母材的接触电阻,很容易引燃电弧,起弧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电路,送丝电路,起弧电路,送丝机构。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A和控制按钮B,控制器A一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控制按钮B,控制铵钮B的另一端接地极,控制按钮B为常开按钮。
送丝电路一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路中还包括控制器触点A1,送丝控制器C,送丝机头E,焊丝,母材G接地极。送丝电机D通过送丝控制器触点C1连接在110V单相交流电上,送丝控制器触点C1为常闭触点。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为24V直流电源。
起弧电路,焊丝通过送丝机头E与主机电源F正极相连,母材G与主机电源负极相连。主机电源为380V三相交流电源。
送丝机构为由送丝电机D驱动的送丝机头E。
工作时,按下手动控制按钮B,控制电路接通,控制器A得电,控制器触点A1接通,但由于焊丝没有与工件接触,送丝电路没有连通,送丝控制器C不得电。
按下按钮B,送丝电机D通电,驱动送丝机头E将焊丝缓慢向下输送;当焊丝接触到母材G,送丝电路连通,送丝控制器C得电,送丝控制器常闭触点C1断开,送丝电机D停止工作。
松开控制按钮B,控制器A失电,控制器触点A1断开,接通焊机主电源F,由于焊丝与母材G之间的接触电阻,很容易引燃电弧,引弧成功率高。引弧成功后,接通行走小车电机H电源,焊机开始自动焊接。
只要焊丝接触到母材,送丝控制器C得电,其常闭触点C1断开,送丝电机不能得电,不能继续送丝,避免了粘丝。只有松开控制按钮B,即控制器A失电,触点A1断开后才能连通焊接主电路,主电路不可能与直流电源接通。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伟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伟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