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174.5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特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26 | 分类号: | F02C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 气体 发电机 混合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可燃气体发电机组,在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导入上均采用直通到混合器的设计,气体流量大小有阀门手动控制,在发电过程中全靠人工凭经验反复调试以达到适宜发电机运作的进气流量比,若气源可燃成份比例波动较大,而流量又无法自动调节时,将导致发电机长时间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对设备损害极大,发电效率很低,发电成本高。
通过在空气和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气体采样器检测空气流速和可燃气体可燃成份含量,经计算机控制执行器按设定燃烧比例将空气和可燃气体导入混合器混合后进入发电机燃烧室燃烧发电,实现了可燃气体可燃成份变化时,自动调节空气和可燃气体流量,以满足发电机发电功率要求,降低了发电成本,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发电设备利用率及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发电机对气源的适用性,使之发电机应用范围更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和气体成份自动检测器,使空气和可燃气体按设定比例自动调节流量大小,以保障进入发电机燃烧室的混合气体的成份比例稳定,从而提高可燃气体利用率、发电效率、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发电成本的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
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将空气和沼气可燃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器单元以及利用混合的可燃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气发电机单元,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别安装于空气输送管道和沼气可燃气体输送管道上的气体采样器单元,所述气体采样器单元用以采集管道内空气的流速数据和可燃气体可燃成分含量数据;及
分别安装于空气输送管道和沼气可燃气体输送管道输出端的执行器单元,所述执行器单元用以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分别对空气流速以及可燃气体的送入量进行控制,按照计算机程序指令设定的混合燃气的燃烧比例流量将空气和可燃气体送入混合器中混合;及
一计算机单元,所述计算机单元用以对采集的空气流速数据和可燃气体可燃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按设定程序将流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执行器单元;
所述计算机单元、气体采样器单元、执行器单元、混合器单元和发电机单元之间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是GPRS、CDMA、3G或WiFi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燃气体可燃成份变化时,自动调节空气和可燃气体流量,以满足发电机发电功率要求,降低了发电成本,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发电设备利用率及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发电机对气源的适用性。发电机所用气源可燃成份浓度≥30%时,经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均能实现正常发电需求,且发电成本能有效控制在≤0.25元/KWH。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燃气体发电机气体混合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将空气和沼气可燃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器单元以及利用混合的可燃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气发电机单元,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别安装于空气输送管道和沼气可燃气体输送管道上的气体采样器单元,所述气体采样器单元用以采集管道内空气的流速数据和可燃气体可燃成分含量数据;及
分别安装于空气输送管道和沼气可燃气体输送管道输出端的执行器单元,所述执行器单元用以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分别对空气流速以及可燃气体的送入量进行控制,按照计算机程序指令设定的混合燃气的燃烧比例流量将空气和可燃气体送入混合器中混合;及
一计算机单元,所述计算机单元用以对采集的空气流速数据和可燃气体可燃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按设定程序将流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执行器单元;
所述计算机单元、气体采样器单元、执行器单元、混合器单元和发电机单元之间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是GPRS、CDMA、3G或WiFi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特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特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获取电话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