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套式软键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499.3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邵玉斌;饶兴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 软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式软键盘,属于电脑的配套设备。
背景技术
在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愈来愈多,为了使用众多、复杂的功能,就需依赖复杂的指令及大量信息输入的支持,因此,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装置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般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装置均采用键盘和鼠标。键盘是信息处理系统统一标准配置,可适用于大量文字信息的输入。但键盘体积较大,不具有可携带性;如果将键盘缩小,则操作使用不便。目前,计算机普遍使用的键盘多为固定的,不便于随身携带,主要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
在现有技术中,电脑用的键盘均以方形键在面盘上呈长方形布局。这种键的布局不合理之处是很显然的:长方形布局不符合两手五指张开所呈现的形状,操作键盘不方便;尤其是不能发挥大拇指的作用,使大拇指专伺空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手套式软键盘。
本实用新型手套式软键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右手套体(a),其特征在于:(1)手套体(a)由软性可弯曲材料制成,除大拇指外每一个手指套分为两节(b),每一节有两层可弯曲材料制成,两层之间有夹层(c),在夹层(c)上安装软性线路层(c4)和灵敏度高的导电柱(c1)、(c2),在高灵敏度的导电柱(c1)、(c2)之间正中位置安装弹簧(c3),高灵敏度的导电柱(c1)、(c2)间隙配合;
(2)手套体上四个指头每一节包括背面指甲部位有按键(L0-L15)和(R0-R15);大拇指上有指肚及指甲两键(L0、L13,R0、R13);
(3)左右手套式软键盘的掌心中,分别有两个按键,其中一个为转换键(L14和R14);另一个为“Enter”键按键(L15和R15),在转换键的上方有三个发光二极管(1)(2)(3),显示转换键的三个状态:(1)是数字状态、(2)是F键(F1-F12)状态和(3)是大写状态;
(4)当三个二极管不发光时,就是小写状态;
(5)手套式软键盘通过无线蓝牙装置和主机相连。
除了大拇指外的其他四个手指套上的键通过轻按和重按来实现不同代码的输入。软性可弯曲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26个英文字母与该手套式键盘上按键的对应表:
q-L1,w-L2,e-L3,r-L4 t-R1,y-R2,o-R3,p-R4
a-L5,s-L6,d-L7,f-L8 g-R5,h-R6,j-R7,k-R8
z-L9,x-L10,c-L11,i-L12 l-R9,b-R10,n-R11,m-R12
v-L13 u-R13。
数字状态时,数字及其几个常用键与手套按键的对应表:
-/_-L1,↑-L2,+/=-L3,1-L4 2-R1,3-R2,4-R3,5-R4
←-L5,↓-L6,→-L7,6-L8 7-R5,8-R6,9-R7,0-R8
“Esc”-L13 “Delete”-R13。
F键(F1-F12)状态时,与手套按键对应表:
F1-L1,F2-L2,F3-L3,F4-L4,F5-R1,F6-R2,F7-R3,F8-R4
F9-L5,F10-L6,F11-L7,F12-L8。
本实用新型手套式软键盘主要包括手套体、软性线路层、高灵敏度的导电柱。手套本体由软性可弯曲材料-橡胶或硅胶制成,除大拇指外每一个手指套分为两节,每一节有两层可弯曲材料制成,两层之间有夹层,用来安装软性线路层和灵敏度高的导电柱。手套体上有按键。通过大拇指键与其他四个手指套上的键轻按和重按来实现不同代码的输入。并且通过无线蓝牙装置和主机相连。
夹层里有两个导电柱,两个导电柱为间隙配合,轻按的时候只要使轻按导电柱和软性线路层接触,导电柱是高灵敏度的,所以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输入,并且由重按导电柱里的弹簧弹起;由于轻按导电柱在重按导电柱里,所以两个导电柱要做得非常精细,在重按的时候通过轻按、重按两个导电柱和软性线路层接触来实现重按状态下的输入。
在十个手指套中,除了两个大拇指套外,其他的八个手指套每个指套有三个键:正面有两个,指甲面有一个,共三个;大拇指有指肚及指甲两键,一共是28个键,所以将26个英文字母分配在手套上是绰绰有余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