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857.0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隆;陈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锁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连动式的锁固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的制造成本是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费用加总而成,简单解释,也就是材料开支越大、生产线的工作站数目越多或生产工时越长都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为避免获利的减损,所有产品用料的准备及生产线的规划都需要缜密的安排与计算,尤其是在电子或机械产业中,每一项产品一般都需要由大量螺丝锁固各式零组件而组装完成,因此,锁固螺丝的次数及锁固螺丝所需的总工时是为影响制造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生产流程设计中的重点项目。
当组装需要两不同方向锁固的零组件时,传统生产流程必须由单一人力分别做两个方向的锁固动作,或分别交由两个工作站由不同人力分别做锁固的动作,或使用自动化组装设备依序执行锁固动作,对生产成本而言,不仅是消耗的资源增多,且由于需要较多锁固螺丝的工作站而拉长产品的生产线,产生一种无形的浪费。
随着电子产品日趋精密,其内部结构亦趋复杂,需要两不同方向锁固的零组件自然逐渐增多,因而当产品组装时,生产成本必然跟着水涨船高,造成企业获利上的重大影响;此外,不论使用人工或自动化组装设备在进行螺丝锁固时都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来执行,因此,在设计生产流程时往往为此增加额外的组装程序,甚至可能为此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锁固装置,可用于组装产品的零组件以节省锁固螺丝所需的总工时及减少生产在线锁固螺丝的工作站。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锁固装置,用以锁固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第一物件具有第一螺孔,第二物件具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的方向不平行。上述锁固装置包含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支撑件。第一螺杆具有第一螺牙部与第一蜗杆部。第二螺杆具有第二螺牙部与第二蜗杆部。支撑件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第一穿孔的方向与第一螺孔相同,第二穿孔的方向与第二螺孔相同。
上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一穿孔,第一螺牙部锁固于第一螺孔,第二螺杆穿过第二穿孔,第二螺牙部锁固于第二螺孔,且第一蜗杆部啮合第二蜗杆部,使第一螺杆随第二螺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锁固装置利用啮合的方式连接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使得转动第二螺杆时可以连动的方式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当使用于锁固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时,可达成减少执行锁固次数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在生产流程中执行两次不同方向锁固动作所耗费的工时及为此而增设的工作站数目,不仅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或使用自动化组装设备的支出,还可缩短产品的生产线长度,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同时还可避免执行二次锁固动作时可能产生的失误。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将两次不同方向的锁固动作整合为单次单方向执行,可缩小锁固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时所需的预留空间,避免迁就繁复的锁固程序而造成无形的效率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部分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组合完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锁固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其中相同的组成单元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固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此锁固装置的部分组合图,图3为此锁固装置的组合完成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锁固前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固装置的应用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锁固装置1包含第一螺杆11、第二螺杆12以及支撑件13。
第一螺杆11具有第一螺牙部111与第一蜗杆部112。第二螺杆12具有第二螺牙部121与第二蜗杆部122。支撑件13具有第一穿孔131与第二穿孔132;然而,为方便第一螺杆11装设及加强支撑件13对第一螺杆11的固定,请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可更具有一第三穿孔133。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11穿过第一穿孔131与第三穿孔133,而将第一螺牙部111锁固于第一螺孔,第二螺杆12穿过第二穿孔132,而将第二螺牙部锁固于第二螺孔,且第一蜗杆部112啮合第二蜗杆部122,使第一螺杆11可随第二螺杆1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