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C型钢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0530.5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青 |
主分类号: | B21D13/10 | 分类号: | B21D13/10;B21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型钢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成型钢成型机。
背景技术:
传统C型成型设备,其轴、成型轮均采用一体式,生产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产品易损伤,规整度不够,具体为采用整体轴,轴上装有成型轮,且主动与成型为一体,生产C型钢过程变截面中,由于存在变径问题线速度存在速差,从而滑动摩擦产生,易损耗C型钢外表面,摩擦产生大量热,造成能动力消耗,产品易变形,产品在后续整型的过程中采用成型,调弯一套轮系,使的再实际操作中,采用强行挤压,直角处圆弧过渡不规整,直角不准确,左右对称度不好,使得产品外形得不到保障。
传统的机器采用同轴架于两机架之间,成型轮分装于上下两条轴上,中间通过更换不同卡片,调节轴上螺母,以达到更换产品规格,更换过程采用大量卡片。已达到不同规格的目的,为跳跃式更换产品,品种越多,卡片就大量存在。使得在整个调整过程要花费数小时之久。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C型钢成型机,它能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更换产品规格,同时使主要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可操作性大为改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机架1、丝杠2、成型轮系3、输入轴4、小车5、小车6、小车7、小车8、整形轮系9、整形轮系10、左右调直轮11、上下调直轴12、轴承13、轴14、轴承15、分体式成型轮16、主动轮17、键18、链轮19、成型轮从动轮20、整型轮21、整型从动轮22、整型主动轮23组成;采用断轴式可分体结构,C’、C、A’、A边成型轮系安装不同小车之上,可通过调整不同小车而变更轮系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更换产品规格,数分钟完成,快速简易,通过改变2,通过电气同步控制改变小车5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C边的尺寸0mm-30mm无极变模,改变小车8,改变C’边0mm-30mm无级变模,改变小车7和6,实现A’、A边的0mm-80mm的无级变模,通过小车7和8,可实现B边的80mm-300mm的无级变模,也通过关联的小车,生产不等边C型钢产品,从而快速更换产品规模提供一条有效途径。采用分体式成型机,实现主动轮17与成型轮16的分体式设计,成型轮16通过轴承15装在轴14上,可在轴上自由转动,而不受主动轮转速的影响,从而实现在C型钢生产过程中,消除摩擦,使得C型钢外表面不易损伤,从而降低动力消耗,产品不易变形,产品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后续产品整形段采用可依托轮系,生产中整型轮21在对两侧边整型直角的过程中通过从动轮22、主动轮23对C型钢产生定位,使来自整型轮21的力分散于轮22 23上,从而不产生使C型钢侧弯力,减小了B边上的力,使B边不因受力而变形,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对称度高,直角准确直角处圆弧过渡规整,力学性能和美观度都得到相应提高。
所述的小车5、小车6、小车7、小车8上设置有分体式成型轮系3,小车与机体通过丝杠2、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小车的精确变位于定位。成型轮也采用分体式结构,成型轮16与主动轮17采用分体并装于同一轴上,成型轮可通过轴承15在轴14上自动转动,从而消除了C型钢成型过程中的摩擦问题,使得C型钢表面不易磨损,也降低了动能消耗,分体式同轴装使得精度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整形段采用可依托轮系,使C型钢成型中两边成直角更准确,过渡圆弧更规整,左右对称度大为提高,从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所述的成型轮采用分体式,并装于同一轴上,成型精度得到保证,能有效的消除摩擦。
所述成整形段采用可依托轮系,成型后圆弧过渡,两边垂直度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左右更为匀称,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
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采用分体式,可分别安装在不同小车上,就实现了通过电气控制小车,可快速几分钟内更换产品规格,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可操控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快速更换产品规格,同时使主要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可操作性大为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机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成型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形轮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青,未经王继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