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面部皮肤-筋膜提紧导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0577.1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泉洲;张兴利;李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3;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3201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面 皮肤 筋膜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面部皮肤-筋膜提紧导引器。
背景技术
额颞部、面颊部松垂、多皱的患者占美容外科门诊量较大的比例,中老年人主要的美容需求就是全颜面部提紧手术,矫正额颞部、面颊部松垂,减轻皱纹。以往治疗额颞部、面颊部松垂、多皱开刀手术,切除额颞部、面颊部松垂的皮肤从而达到颜面部提紧,减轻皱纹的目的。但该手术损伤大,危险性高,留有较大的瘢痕,患者不易接受。
面颊部提紧手术时,需要先在耳前鬓角内做两个平行的间隔1cm的0.5cm的小切口,同样在这两个小切口的外上方8cm处顶部也做两个同样的小切口,然后将无创伤尼龙线由鬓角内的小切口穿入,中途分别于皮肤真皮层和浅筋膜层走行,于顶部小切口穿出,使面部向外上呈‘U’字型提紧,最后顶部提紧线的两个头在一个切口回合收紧打结定位,线结埋藏于切口深部,术毕。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用于面部皮肤-筋膜提紧的手术用具,需要分别更换使用类似的手术工具来进行,给医生带来麻烦,且类似手术用具并不能特别适合额颞部的特定范围,手术效果不能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面部皮肤、筋膜手术的微创面部皮肤-筋膜提紧导引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创面部皮肤-筋膜提紧导引器,它是由手柄和分别设置在手柄两端的设有尖头刀刃的三角形刀体和设有穿线孔的扁菱形导引器组成,所述三角形刀体和扁菱形导引器以手柄为轴反方向圆弧弯翘。
所述三角形刀体和扁菱形导引器分别与手柄的弯翘角度呈10-18°。
所述扁菱形导引器的前端设有刀刃。
所述提紧导引器的长度为25-28cm。
所述手柄的长度为5-8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手术所用的三角形刀体和设有穿线孔的扁菱形导引器设置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手术创伤小,容易操作,患者易于接受,美容效果满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创面部皮肤-筋膜提紧导引器,它是由手柄1和分别设置在手柄1两端的设有尖头刀刃2的三角形刀体3和设有穿线孔4的扁菱形导引器5组成,所述三角形刀体3和扁菱形导引器5以手柄为轴反方向呈10-18°圆弧弯翘。所述扁菱形导引器5的前端设有刀刃6。
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面部缝合提紧手术,也可以单独使用用于面颊部的提紧。
手术时,先用本实用新型一端的三角形刀体3的尖头刀刃2于耳前鬓角内做两个平行的间隔1cm的0.5cm的小切口,同样在这两个小切口的外上方8cm处顶部也做两个同样的小切口,然后用导引器的另一端的扁菱形导引器5的穿线孔4将无创伤尼龙线由鬓角内的小切口穿入,中途分别于皮肤真皮层和浅筋膜层行走,于顶部小切口穿出,使面部向外上呈‘U’字型提紧,最后顶部提紧线的两个头在一个切口回合收紧打结定位,线结埋藏于切口深部,手术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皮肤刮削刀
- 下一篇:一种食物调理机蒸汽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