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151.8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袁东立;岳玉亮;齐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玉亮;袁东立;齐月松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陆式敬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蓄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盘管类蓄冰设备。
背景技术
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年增长1.5×107kW,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电力的增长仍然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5%~7%增长的要求,全国缺电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据统计,城市空调的用电负荷已占到城市高峰电力总负荷的40%以上,而空调的负荷特性与电力负荷特性基本相同,是造成电网峰谷荷差逐步加大的最主要原因。为此许多地方电力公司纷纷推出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特别制定了针对蓄能空调技术推广使用的各种优惠政策,由此为蓄能空调广泛推广带来了契机。
所谓蓄冷空调系统,即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冷主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再将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要或生产工艺用冷的需求。这样制冷系统的大部分耗电发生在夜间用电低峰期,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只有辅助设备在运行,从而实现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
目前比较成熟的蓄冷技术包括水蓄冷和冰蓄冷,其中冰蓄冷应用较为广泛。常用的冰蓄冷设备有盘管类蓄冰装置、封装类蓄冰装置、动态蓄冰等,前两种蓄冰装置应用占绝大部分。现有的蓄冰装置发生损坏时,维修较困难,而且通常空间需求较大,在一些空间比较特殊比如狭窄、形状不规则的区域适应性较差,且由于冰层厚度的原因要求制冷机在蓄冰工况的出水温度普遍较低,一般都在-5℃以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加工、易维护,空间利用率高的蓄冰效果佳的蓄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具体实施如下实现:
一种蓄冰装置,包括供水总管、回水总管、供水集管、回水集管和蓄冰毛细管,所述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并列于蓄冰装置上部的两端,在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之间平行排列着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供水集管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一个U形供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供水总管相连;回水集管也是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U形回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回水总管相连;U形供水集管和U形回水集管的两端密封;每一U形供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交叉布置。在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下排列有蓄冰毛细管,所述蓄冰毛细管的一端和供水集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回水集管。
本蓄冰装置管内流通的是载冷剂,管外是用于结冰的水。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内融冰、外融冰蓄冰设备,并可应用于各种蓄冰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的优点是:
1.毛细管结冰厚度设计较薄,单位体积蓄冰量指标高;单位蓄冰量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有很好的蓄冰、融冰性能。制冷机蓄冰时的出水温度可以较高。
2.蓄冰装置毛细管之间为同程设计,载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毛细管之间的间距可较为紧密,空间利用率较高,并非常适合一些特殊现场条件下的设备现场组装。对现场安装条件的要求较为宽松。
3.毛细管径较细,设备承压能力强。且由于毛细管内通道较小,不宜集气,气体会在水流活塞式的推动下流出蓄冰设备进入系统,然后可以在系统上设置集中排气装置排气。
4.毛细管出入口采用扩口连接,便于载冷剂的进出,减小了流动阻力,同时也便于载冷剂内杂质的进出。
5.整套装置重量轻,对建筑的承重要求低,且安装时毛细管处于悬挂状态,不会对蓄冰装置的保温防水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蓄冰装置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蓄冰装置的B向视图;
图4是单根毛细管与供水集管、回水集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一组蓄冰单元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蓄冰装置的仰视图中的一组蓄冰单元示意图。
图7是U型三通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蓄冰毛细管,2.供水集管,3.回水集管,4.供水总管,5.回水总管,6.U型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阅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玉亮;袁东立;齐月松,未经岳玉亮;袁东立;齐月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效反冲洗结构的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方桩止浆锚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