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360.2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伦 |
主分类号: | C23C22/07 | 分类号: | C23C22/07;B24B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县桥***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表面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材表面处理机;特别是指一种可取代酸洗过程并同时使用磷酸盐加工成膜处理,能提升作业效率又兼具环保效益的线材表面处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今产业对于机械、钢材以及汽车零组件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因此,金属制品的防锈、耐磨等表面加工处理就愈显重要,而加工过程中,首先就是金属的酸洗过程;酸洗主要是利用硫酸、盐酸等酸洗液来腐蚀、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而酸洗后的金属即可进行热轧压延或热浸镀、电镀等金属加工处理。
在进行酸洗处理的过程中,必需在酸洗槽中加入大量的酸洗液,加热酸洗液后将金属置入酸洗槽中以腐蚀金属表面,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然而,氧化物的多寡、酸洗的金属量、酸洗液的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酸洗完成的品质与时间,因此目前的酸洗处理皆有需耗费大量成本(酸洗液、酸洗槽)、酸洗效率不定、造成环境污染等的问题,为考虑工业效益以及更重要的环境保护原则,酸洗的工艺已俨然成为该产业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经酸洗过程就能去除线材表面氧化物,并同时加入磷酸盐加工成膜处理的线材表面处理机。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表面处理机,主要包含:
基体,为承载线材表面处理机的主体,该基体上设置有回收储存槽,并在基体上方两端设置有固定座。
槽体,装载于基体上方,槽体内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有容置空间且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螺杆,所述箱体的两面开口装设有包含螺孔的盖板,所述第一螺杆对应穿设在所述盖板上的螺孔,而所述回收储存槽位于槽体下方。
转动轮轴,为中空柱体,转动轮轴装设定位在基体上方两端的固定座上,转动轮轴轴心与箱体内部的容置空间相互连通,并借由马达带动箱体与转动轮轴一起转动。
线材表面处理机的箱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布满研磨石,借由马达带动箱体与转动轮轴一起转动,线材可穿设在转动轮轴轴心与箱体内部的容置空间所连通的通道内,并与箱体内的研磨石翻转磨擦,以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物。此外,可在箱体外部加设封盖,另设有第二螺杆可穿设所述封盖与所述盖板,并利用设置于所述槽体内部的滚轮及所述箱体内的另一盖板所突设的圆弧体(或借由所述槽体内缘所形成的弧面,配合所述箱体内的另一盖板或其上的圆弧体所设置的滚轮),当所述箱体转动时,能顶压到设置有圆弧体或滚轮的所述盖板,进而连动推移改变所述箱体内部的容置空间,令研磨石在箱体内部因重量不平均而产生偏心旋转,使线材与箱体内部的研磨石在翻转磨擦时能更加均匀,有效地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物,同时利用所述转动轮轴上的输送阀门,配合循环帮浦抽取磷酸盐,将其经由导流孔注入箱体内部进行加工成膜处理,使线材表面形成抗氧化膜。
据此设计,本实用新型可取代以往的酸洗过程,有效地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物,并使线材表面形成抗氧化膜,达到防锈、耐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的槽体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的转动轮轴截面示意图。
图5A-B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一实施例的箱体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A-B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A-B为本实用新型线材表面处理机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体; 321 第一处螺孔;
10 回收储存槽; 322 第二处螺孔;
11 固定座; 323 第三处螺孔;
12 输送装置; 33 封盖;
13 马达; 330 第二螺杆;
2 线材; 34 第一盖板;
20 机械剥壳机; 35 第二盖板;
3 槽体; 350 圆弧体;
30 箱体; 36 横杆;
300 容置空间; 360 第一类滚轮;
301 出水管; 37 第二类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伦,未经张崇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8对棒多晶硅还原炉
- 下一篇:蓄热式无氧化加热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