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绝缘型单芯机车车辆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1614.0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龙;汤永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83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型单芯 机车车辆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车辆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薄绝缘型单芯机车车辆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技术性能的升级,需要机车车辆电缆具有满足机车特殊的性能要求,同时,为了整体设备和系统更经济、更可靠、更轻便,对于其用的电线电缆,向小截面、薄绝缘方向发展,以节省更多的空间和重量,提高装备的运行效率。传统采用的薄壁电缆是用辐照交联聚烯烃电缆,由于存在以下问题而不能满足机车车辆用电缆的发展要求。
1、交联聚烯烃类在加工过程中很难挤出很薄的绝缘;2、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的机械抗张强度性能较低;3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的电气性能差,且易吸水,遇水电性能下降明显;4、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不容易通过单根绝缘线芯垂直燃烧试验;5、耐油性很差,较难满足机车车辆的耐油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薄绝缘型单芯机车车辆电缆,使其具有耐油、耐热、耐老化、阻燃、耐弯曲、薄绝缘以及柔软等特性,以满足机车车辆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成的镀锡导体,电缆外表层是以聚醚酰亚胺(PEI)挤包成型的绝缘材料层,在镀锡导体与绝缘材料层之间允许设置为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绕包或纵包于导体外的耐高温薄型无纺布层。
所述导体采用正规绞合结构,绞线节距在10-12倍之间。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生产制造容易,电缆绝缘层采用聚醚酰亚胺(PEI),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聚醚酰亚胺(PEI)是以芳酰亚胺和芳醚为单元的重复,其在高温下的高强度是由刚性的酰亚胺单元提供的,同时醚键提供了链柔软性,使其有良好的熔体可加工性能和流动性。通过对聚醚酰亚胺(PEI)材料性能分析,该材料具有以下优良性能:
a)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完全满足低压电缆的要求;
b)良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达48,远高于普通阻燃材料;
c)具有良好的低烟密度,环保性能完全满足欧盟环保指令要求;
d)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能耐矿物油、酸碱、臭氧等化学物质;
e)具有耐高温性能,额定工作温度达130℃~150℃。
2、本实用新型为3kV及以下电缆,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空间狭小、高温、油污等恶劣环境;
3、本实用新型中导体的镀锡铜丝绞合结构,大大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性能,弯曲半径更小,电缆更柔软,适合在车辆内狭小空间敷设;
4、本实用新型中绝缘采用薄绝缘型,电缆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芯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隔离层;3绝缘材料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采用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成的镀锡导体1,电缆外表层是以聚醚酰亚胺(PEI)挤包成型的绝缘材料层3,在镀锡导体1与绝缘材料层3之间设置为隔离层2,隔离层2为绕包或纵包于导体外的耐高温薄型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中,导体1由77根0.20mm的镀锡铜丝正规绞合形成,绞线节距在10-12倍之间;在导体1上紧密绕包或纵包无纺布隔离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备通流容量避雷器
- 下一篇:具有声音芯片的声音生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