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磁密度工作面的磁瓦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1924.2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15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度 工作面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直流微电机用的永磁铁氧体干压异性磁瓦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微电机是近年来小电机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种随着家电静音化以及豪华型轿车需求量的增多,无刷直流电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无刷直流微电机的特点是用电子换向替代了电刷和换向器,使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寿命长、调速方便等优点,因而得到市场的青睐。无刷直流微电机与有刷直流微电机在结构上有质的区别:有刷直流微电机用的永磁铁氧体磁瓦固定在机壳上作定子用,无刷直流微电机用的永磁铁氧体磁瓦固定在转子上做转子用;有刷直流微电机用的磁瓦是内弧面作为工作面,而无刷直流微电机用的磁瓦是外弧面作为工作面。为了提高无刷直流微电机的性能和出力,要求其外弧面的磁场呈辐向分布,因此必须对下模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磁瓦弧面的磁场呈辐向分布及高磁密度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磁密度工作面的磁瓦成型模具。
实现上述目的的结构改进技术如下:
具有高磁密度工作面的磁瓦成型模具包括导磁上模、合金中模和导磁下模,合金中模外部套设有不锈钢中模外套和磁化线圈,所导磁下模的成型表面或导磁上模的成型表面设有非导磁镶嵌材料层。
所述非导磁镶嵌材料层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非导磁镶嵌材料层厚度为2.0-3.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磁瓦外弧面或内弧面在成型过程中和下模或上模接触,因此下模或上模要实施合理镶嵌,引导磁力线改变方向形成辐向,从而使磁粉沿着辐向的方向取向,见附图1。
2、当内弧面或外弧面不作为工作面,为加强导磁作用,不用镶嵌,这样有利于外弧面或内弧面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传统的上下模不能用在磁瓦作转子用的成型模具上,参见附图1。
3、“镶嵌”是指用非导磁材料镶嵌在导磁材料的表面,使导与非导之间形成界面,成型磁化时,磁力线通过界面,因两种不同磁导的介质,而使磁力线为发生“折射”,使磁力线有利于使用要求而改变方向。一般镶嵌的厚度为2.0-3.5mm。
4、熔焊是镶嵌的方法之一。但在熔焊的过程中,要防止气孔发生,防止在冷却过程中出现裂纹,防止熔焊层与基体脱开。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磁下模的成型表面设有非导磁镶嵌材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磁上模的成型表面设有非导磁镶嵌材料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具有高磁密度工作面的磁瓦成型模具包括导磁上模1、合金中模2和导磁下模3,合金中模2外部套设有不锈钢中模外套4和磁化线圈5;导磁下模3的成型表面设有非导磁镶嵌材料层6。
非导磁镶嵌材料层6材料为不锈钢,其厚度为2.0毫米。
非导磁镶嵌材料镶嵌过程的工艺要求:(1)基体要适当预热;(2)熔焊过程防止起层;(3)冷却时防止裂纹产生;(4)熔焊整个过程,每件要持续进行,不得有断续。
实施例2:
参见图2,具有高磁密度工作面的磁瓦成型模具包括导磁上模1、合金中模2和导磁下模3,合金中模2外部套设有不锈钢中模外套4和磁化线圈5;导磁上模的成型表面设有非导磁镶嵌材料层6。
非导磁镶嵌材料层6材料为不锈钢,其厚度为3.5毫米。
非导磁镶嵌材料镶嵌过程的工艺要求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