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矿用隔爆型照明综保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2055.5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克明 |
地址: | 232089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矿用隔爆型 照明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腔矿用隔爆型照明综保外壳。
背景技术
从本行业生产的防爆型智能照明综合保护装置来看,干式变压器与壳机芯、门机芯原则上都是装在同个壳体里(我们称之为主腔),而现阶段各种智能开关的机芯、元气件都是由各种芯片、显示器类组成,由于干式变压器在正常工作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隔爆腔又是一个近似密闭的箱体,且散发出的热量排不出去,而各种元气件在这样高温的区域内工作,既影响元气件的使用寿命,又经常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隔爆型照明综保装置隔爆腔内温度过高影响电子电气部件正常运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双腔矿用隔爆型照明综保外壳包括前隔爆腔1、后隔爆腔2、前隔爆腔门3、后隔爆腔门4、连通管5和散热片;
电气元件安装在前隔爆腔1内,干式变压器安装在后隔爆腔2内;前隔爆腔1腔底外表面和后隔爆腔2腔底外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构成通风风道;前隔爆腔1和后隔爆腔2之间通过连通管5连通;前隔爆腔1和后隔爆腔2内的电气元件和部件之间的连线从连通管5中穿过;散热片6安装在后隔爆腔门4的外表面。
前隔爆腔1腔底外表面和后隔爆腔2腔底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由于大幅降低了装置电子电气元件的环境温度,从而提高了电子电气元件的寿命和装置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双腔矿用隔爆型照明综保外壳包括前隔爆腔1,后隔爆腔2,前隔爆腔门3,后隔爆腔门4,连通管5和散热片6;
电气元件安装在前隔爆腔1内,干式变压器安装在后隔爆腔2内;前隔爆腔1腔底外表面和后隔爆腔2腔底外表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构成通风风道;前隔爆腔1和后隔爆腔2之间通过连通管5连通;前隔爆腔1和后隔爆腔2内的电气元件和部件之间的连线从连通管5中穿过;散热片6安装在后隔爆腔门4的外表面。
前隔爆腔1腔底外表面和后隔爆腔2腔底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根据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主腔一分为二,用连通管将两腔连通,电气元气件在前腔,干式变压器在后腔,前后开门,两腔独立且连通。两腔之间的连通管为前后腔连接导线之用。
当智能照明综保装置安装在矿上巷道里时,它那前后两腔之间3公分的缝隙形成了通风口,且后墙门面上又焊有散热片,通过半年多的使用,各矿反映效果很好,电气元气件的损坏率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玛琳保健紫砂壶
- 下一篇:一种可精确调控pH值的生物防腐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