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金属导尿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3158.3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88 | 分类号: | A61M25/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1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金属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导尿管。
背景技术
当人的尿道受伤或出现畸形时,单纯用软管难以实现导尿,必须先用金属导尿管进入膀胱,再套软管后,拉出金属导尿管以实现导尿。现有的金属导尿管,其顶端没有孔,在端部的两侧有孔,尾部有手柄。这种结构的金属导尿管不足在于:1、在导尿时软管更换金属导尿管的操作难以实现;2、侧孔离金属导尿管的顶部有一定的距离,金属导尿管进入膀胱不能及时反应导尿的效果;3、由于受伤尿道错位或畸形,侧孔过大容易拉伤尿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保证导尿畅通的多孔金属导尿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孔金属导尿管,包括金属导尿管,由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组成,该金属导尿管头部顶端有孔,金属导尿管尾部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尿管头部顶端设有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管孔,在金属导尿管颈部有若干个侧孔,所述金属导尿管颈部为弧形。
其中,所述侧孔是位于金属导尿管颈部两侧的各2-3个孔。
其中,所述圆弧形管孔的孔径大于侧孔的孔径。
其中,所述体部是连接头部、颈部与尾部之间的空心管。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导尿管头部顶端有圆弧形管孔,在导尿操作时,能先在金属导尿管内插入导丝,进入膀胱,抽出金属导尿管,再在进入膀胱的导丝引导下,导入合适口径的软质导尿管,进入膀胱后,抽出导丝,操作容易,能顺利地实现软质导尿管进入膀胱,留置导尿。
2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导尿管颈部有若干个侧孔,既保证了导尿的畅通,又能及时测知金属导尿管已经恰好进入膀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导尿管;2、管孔;3、侧孔;4、手柄;5、金属导尿管头部;6、金属导尿管尾部;7、金属导尿管颈部;8、金属导尿管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孔金属导尿管,由金属导尿管1、金属导尿管头部5顶端的管孔2、金属导尿管颈部7的侧孔3、手柄4组成,其中:金属导尿管1头部5顶端的管孔2为圆弧形孔,金属导尿管颈部7的侧孔3的孔径小于圆弧形管孔2的孔径,侧孔3位于金属导尿管1颈部7的两侧各2-3个,其中,圆弧形管孔2的孔径为2mm-3mm,侧孔3的孔径为0.5mm-1.5mm;金属导尿管1颈部7为弧形,手柄4位于金属导尿管尾部6,所述金属导尿管体部8是连接金属导尿管头部5、金属导尿管颈部7与金属导尿管尾部6之间的空心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采用金属导尿管1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利用导丝插入金属导尿管,抽出金属导尿管1,再将软质导尿管套上导丝进入膀胱,然后抽出导丝,能顺利地实现导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内置UHF频段RFID标签的游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