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3161.5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金;齐大鹏;杨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众合赛福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L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入性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的手术器械为椎体球囊导管。但现有技术的椎体球囊导管的外管和球囊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外管和球囊为不同材料制成,或者为同一种材料分别制作,组装时用焊接或粘接的方法将外管和球囊连接,如图1所示,外管2和球囊1之间的焊接点3处的材料结合使其硬度、尺寸以及弹性模量变大,连接效果差,球囊的近端尺寸大,手术使用时,球囊进入椎体穿过病变时通过性较差,容易造成手术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外管和球囊为一体的椎体球囊导管,以此来提高球囊进入椎体的通过性,降低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体球囊导管的外管和球囊采用焊接或粘接连接,手术使用中,球囊进入椎体穿过病变时通过性较差,容易造成手术风险的问题,特别提出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其特征在于外管2和球囊1为一体。
所述外管2和球囊1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TPU)。
所述外管2和球囊1采用塑料中空吹塑成型方法一体化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椎体球囊导管的外管和球囊是用同一种材料一体化制作,外管和球囊之间没有焊接点,外管和球囊的连接处不会出现硬度和尺寸变大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椎体球囊导管的外管与球囊分离,连接效果差,球囊的近端尺寸大等问题。手术中球囊在进入椎体病变时更为容易,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保障了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管和球囊焊接示意图。
图2为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示意图。
图中,1--球囊,2--外管,3--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管和球囊焊接示意图,图2为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示意图。如图2所示,球囊1和外管2为一体,两者之间没有焊接点。球囊1和外管2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TPU),用塑料中空吹塑成型方法制作。
在进行介入性微创手术时,由于椎体球囊导管使用了一体化结构的外管和球囊,没有如图1所示的球囊和外管之间的焊接点3,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均匀性,手术使用时,球囊能顺利到达病变处,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质量。
本实用新型用于椎体球囊导管,可广泛应用于人体腰椎椎体或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性微创手术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众合赛福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众合赛福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擦窗装置的电机支架结构
- 下一篇:彩色高亮度液晶显示数字式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