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3194.X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志华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32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多层 复合 针刺 织造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固液分离且能满足带式过滤机高强度要求和过滤效果的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针刺毡过滤布的基布为短纤维或长丝基布,厚度薄,平方米克重小,该类布多用于气固分离;而机织带式过滤布是由长丝、短纤维组成,经织机织造而成的过滤布。针刺毡过滤布和机织带式过滤布均属表面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固体和液体或固体和气体分离的单元操作,但是普通的针刺毡过滤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强度低,在带式滤机上使用时易被拉断;②幅宽窄,带式滤机用滤布幅宽在0.5~4.5m,而普通的针刺毡过滤布幅宽一般在2m以下;③易堵塞,使用寿命短;④布面硬挺性较低,易打褶。而机织带式过滤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孔隙率低;②滤速慢;③滤饼与滤布剥离性能差,再生能力差。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的出现弥补了普通针刺毡过滤布和机织带式过滤布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该滤布不仅强度能满足带式滤机的要求,还能解决机织带式过滤布滤速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包括:
采用中央基布与多纤维多层复合构成,所述纤维分为表层纤维和底层纤维,且所述表层纤维和底层纤维分别位于一基布层的上下层。
所述表层纤维与基布层之间还设置一中旦纤维层。
所述基布为单丝基布,其规格为∮0.2/2*2;所述表层纤维为细纤维,其规格为1.5D~15D;所述底层纤维为粗纤维其规格为1.5D~30D。
所述细纤维与粗纤维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孔。
所述单丝基布为锦纶单丝或丙纶单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强度高,表面平整度高,可满足带式滤机的要求;而且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滤布在使用过程中滤速快、过滤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的表层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的底层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常用的基布组织图;
图4是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为表层纤维与底层纤维结构,该表层纤维选用较细旦的纤维,其规格通常为1.5D~15D,并经过加热轧光进行处理,使滤布表面光滑、空隙率大、孔隙小,在固液分离过程中,物料颗粒不易进入滤布的内部,不易堵塞;所述底层纤维选用粗纤维,规格通常为1.5D~30D,且所述分布于滤布表层细纤维与分布于滤布里层的粗纤维形成上小下大的孔径结构,易于拦截固体颗粒且不易堵塞;且可根据物料的颗粒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纤维,使该类产品的过滤精度范围大,应用范围广。
参见图3,纵向的为基布的经线,横向的为基布的纬线。其经纬线常用的规格为∮0.2/2*2锦纶单丝,组织多为平纹,常用的经密为17(根/英寸)、纬密为15(根/英寸),不同的滤机强度要求不同,其基布也有调整。
参见图4,细纤维40集中于过滤布的表面,粗纤维43集中在滤布的底层,在细纤维40与粗纤维43的中间除设置有一基布层(该基布为锦纶/丙纶等单丝合股平纹基布42)外,基布层与细纤维间还有一纤维粗细介于细纤维与粗纤维之间的纤维41。其中,细纤维40上方为工作面,粗纤维43面为反面,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加到工作面上,通过施加正压或负压,物料中小于滤布孔径的颗粒穿过滤布渗透过去,大于滤布孔径的颗粒被细线拦截在滤布的表面,从而实现固液的分离。
本实施例表层细旦纤维拦截过滤物料,中间单丝合股平纹组织基布增加滤布的强度,底层粗旦纤维起到增加滤布强度和使穿过表层纤维的细小颗粒快速通过该区域,不易造成堵塞,从而快速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志华,未经于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钎焊锯片
- 下一篇:一种带刮刀的制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