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6~10kV电动隔离开关触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450.7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斌;张露江;余翔;崔军朝;孟凡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斌;张露江;余翔;崔军朝;孟凡钟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电动 隔离 开关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压(6kV~20kV)配电网中接通、断开电路的电动隔离开关触头,它具有电动、手动、自动控制操作方式隔离开关触头,主要用于城市配电网和集控站控制的变电所配电系统远距离控制配电柜停、送电操作。
背景技术
6~10kV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隔离关种类很多,机构都是手动操作,由于隔离开关触头夹力问题,不能实现电动控制,操作不便,特别是集控变电所及城市配电线路的停送电需要到现场操作,距离远、时间长,不能满足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职工劳动强度大,还存在交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现有6~10kV隔离开关操作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6~10kV隔离开关触头。能采用电动操动机构直接操作隔离开关的动触头,完成电路的断、合任务,动作速度快且安全,实现了对配电系统一次设备全部的电动控制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动操动6~10kV隔离开关触头,包括隔离开关静触头、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下端连接接线板,接线板连接支持绝缘子,支持绝缘子连接角铁架,动触头上端连接导电铜排;所述静触头下端连接另一端接线板,接线板连接支持绝缘子,支持绝缘子连接角铁架;高压隔离开关合闸时,所述动触头上端的导电铜排与所述静触头连接接通电路。
所述的6~10kV电动隔离开关动触头,包括两片弯90度的垂直形导电铜板,一个导电铜排;其中所述动触头两片弯90度的导电铜板一边长,一边短,长边在上,短边在下;所述的导电铜排一端安装在动触头两片长边导电铜板中间,用带弹簧螺丝连接;所述动触头两片导电铜板短边连接接线板,接线板连接支持绝缘子,支持绝缘子连接角铁架。
所述6~10kV电动隔离开关静触头,包括两片弯90度的垂直形导电铜板,一个闭锁簧;其中所述静触头两片弯90度导电铜板一边长,一边短,所述静触头导电铜板长边在上,短边在下;所述静触头导电铜板安装在左边一片长边上端向左弯45度,所述静触头导电铜板安装在右边另一片长边上端向右弯45度;所述静触头两片导电铜板短边连接接线板,接线板连接支持绝缘子,支持绝缘子连接角铁架;所述静触头导电铜板长边在高压隔离开关合闸时,与所述动触头上端的导电铜排连接接通电路;
所述闭锁簧与所述静触头安装在右边导电铜板长边是一体,所述闭锁簧位于静触头右边垂直边的一边左边,闭锁簧与垂直边的弯成90度,面对静触头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具体有以下优点:
6~10kV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实现了对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和变电所配电柜的电动控制,值班人员停、送电工作不需要到现场操作隔离开关,可在集控屏上或远控操作,或自动操作,缩短了停、送电操作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又减少了劳动强度,避免了电气误操作及交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将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大大增加了企业和社会整体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6~10kV电动隔离开关的单相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6~10kV电动隔离开关的静触头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6~10kV电动隔离开关的闭锁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6~10kV电动隔离开关的动触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6~10kV电动隔离开关单相结构示意图,是由动触头1、静触头2、支持绝缘子3、角铁架4、导电铜排5,接线板6,拉杆绝缘子7,电动操作机构8组成。动触头下端与接线板6连接,接线板6安装在支持绝缘子3上,支持绝缘子安装在角铁架5。静触头2安装在接线板6上,接线板6安装在支持绝缘子3上,支持绝缘子安装在角铁架5。
当所述隔离开关合闸时,由操动机构8带动拉杆绝缘子7所述动触头上端的导电铜排5与所述静触头2连接接通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斌;张露江;余翔;崔军朝;孟凡钟,未经陈家斌;张露江;余翔;崔军朝;孟凡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餐燃气灶的余热收集装置
- 下一篇:燃气灶的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