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频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488.4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耀;林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天线结构,是一种隐藏式微型化可整合至电子装置的宽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式电子产品皆采取数字化的设计,就连传统模拟式的电子设备也将改良设计为数字型态,以满足数字化需求。举例来说,过去模拟讯号电视,已逐渐发展为数字电视,而传统伸缩式铁管天线因体积较大已不适合无线行动产品的设计需求,所以隐藏式微型宽频天线就成为无线行动装置的强烈需求。
如台湾专利案号M381768公开的数字电视伸缩天线,其是将天线本体套设滑动螺丝,且其两端连结设有帽盖以及枢轴固定杆,并且天线本体与中空套管及柱状导体相互套接组成可伸缩的杆体,使天线本体能够伸缩,与增强收发讯号的功效。
然而,数字电视采用伸缩天线结构,在不用时虽能够减少天线体积,但随着微小化与宽频设计的趋势,伸缩式的天线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微小化装置的设计,且更不能够满足无线数字电视隐藏设计的需求。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所述些困扰,提出一种宽频天线,其是将微形化天线设置于一载板,并通过设置于载板上的频宽调整装置、共振频率调整装置与晶片天线以建立足够频宽以及调整所需的共振频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宽频天线,其体积微型化利于天线整合于电子装置的内部,使电子装置不需具有显露的收拉天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宽频天线,其频宽调整范围广泛,可增加讯号收发的频率范围并提高讯号收讯品质。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宽频天线,其包括:
一载板;
至少一频宽调整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载板,所述频宽调整装置是由窄至宽的至少一导电区域,以供建立频宽;
至少一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其由至少一曲折导线构成,设置于所述载板,并与所述频宽调整装置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是调整共振频率与阻抗;以及
一接地端,设置于所述载板。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宽调整装置为三角形状,且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是阶梯状曲折排列或为三角形状环绕排列设置于所述载板,并与所述频宽调整装置相对应。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宽调整装置为喇叭形状,且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是阶梯状曲折排列或为三角形状环绕排列设置于所述载板,并与所述频宽调整装置相对应。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是通过设置于所述载板的多个通道形成电性连接。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宽调整装置设有至少一讯号馈入端,以供所述频宽调整装置与讯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更包括至少一晶片天线,安装于所述载板,位于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的前端或后端,其设有多个电极,且环绕设有至少一线圈,所述电极是与所述线圈形成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晶片天线通过所述电极与所述频宽调整装置及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形成电性连接。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板为介电材料,所述介电材料为陶瓷材料、玻璃材料、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或是上述材料结合的复合材料。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宽调整装置、所述共振频率调整装置与所述接地端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且经由厚膜制程、薄膜制程、电镀制程或粘贴导电薄膜制作。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端是将与电子装置的接地连接。
通过晶片天线可在本宽频天线结构中调整天线Q值并缩小天线尺寸,更能够创造天线辐射场型的垂直分量,以提高天线的收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前端装设晶片天线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晶片天线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后端装设晶片天线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频宽调整装置为喇叭状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频宽调整装置为喇叭状的结构立体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讯号传输线的结构俯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连接讯号传输线的结构俯视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前端装设晶片天线连接讯号传输线的结构俯视图;
图8(d)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共振频率调整装置前端装设晶片天线连接讯号传输线的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