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595.7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 | 分类号: | B23Q3/15;B23Q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数控机床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数控机床上对加工批量工件的定位,具体地讲,有关于一种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机床主 机消费高达94.6亿美元,但进出口逆差严重,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1999年是33.6%,2003年仅占27.7%。1999年机床进口额为8.78亿美元(7624台),2003年达27.1亿美元(23320台),相当于同年国内数控机床产值的2.7倍。
工件用平面作定位基准的情况极为广泛。夹具常用定位平板作定位件来实现定位。一般定位平面都是粗基准面,虽然用校平机床校平,但是这种基准平面的平面度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同一批工件上的平面状况也并不相同。对于每一个工件来说是很不稳定。这样会造成工件的精度不好,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更容易会报废工件。
一个工件要铣削端面,选取刀具是圆柱立铣刀。工件受力分析后,我们知道刀具对工件力的作用刀会很大,由于每个工件的平面度误差比较大,工件与支撑块的间隙大,电磁吸力平台不能很好的把工件固定。再是因为工件的几何尺寸和电磁平台的吸力是成正比的。所以对于小工件来说更能造成工件的达不到要求精度或报废工件。
加工前,工件在夹具的定位元件上获得正确位置后,还必须在夹具上设置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以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因受到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或重力等外力作用而产生位置偏移和振动,并保持已由定位元件所确定的加工位置。
图1所示为现有长形工件1(例如车体的底架边梁)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10。工件1下平面的导磁支撑块104限制了工件1在Z、X、Y转动自由度,定位销103限制了X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定位销101和102限制了工件1的导向自由度。采用上述现有的定位结构10虽然能够有效地对工件1进行定位,但是由于工件1在抛丸以后中间Y轴方向有一定的弧度(如图2所示),如果这样还用上面的方式定位,会使加工出来的工件1不符合图纸上的要求尺寸。因为两个导向定位销101、102的距离比较小,所以工件1的长边端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两点有一定的误差。这样加工出来的工件会存在较大的尺寸误差,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长形工件1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其能有效减少工件加工尺寸误差,提高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其中该数控机床包括具有多列导磁支撑块的工作台面,所述的长形工件的底面支撑于数控机床工作台面上的导磁支撑块上,其中在对应于长形工件长边的导磁支撑块上设置有定位工件长边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该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设置在靠近长形工件的长边两端的导磁支撑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面上,对应于长形工件短边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长形工件短边的第三定位销。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该第三定位销设置在对应于短边的靠近由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定位的长边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长形工件为车体的底架边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定位结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长形工件在抛丸以后,两端位置的抛丸很小,将定位长边的第一、第二定位销设置在靠近长形工件两端的位置,可以使得长形工件加工后两端点直线度误差很小,从而减小长形工件的加工尺寸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并不代表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的意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长形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长形工件在抛丸加工后的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旋转可自由移动的儿童床头柜
- 下一篇:靠背可调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