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体组合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704.5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李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 组合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框架的宽度,使其仅需一机壳即可组装不同尺寸的基板,以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多种变化的组装组合,而适用于精简型(Thin Client Computer)计算机主机。
背景技术
以往,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负责资料运算与文书处理,拜电子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之赐,计算机不仅在性能上大幅提升,如:增加网络通讯功能、加快资料运算处理速度…等,在外观上亦日新月异,体积更是朝轻、薄、短、小的方向演进,故计算机屏幕已由传统映像管屏幕(CRT)演变成液晶显示屏(LCD),而有效地节省了使用空间,同时主机亦朝向精简化发展,如:精简型计算机主机、迷你型主机、准系统型主机…等,以符合现代化电子产品的趋势。
按,已知的微型计算机机壳是为一矩形机壳两端具有开口,而开口周围预设有多个螺丝孔,并于机壳的一端开口组设一前板,而于机壳的另一端开口组设一背板,再经由多个螺丝锁合开口周围的螺丝孔以完成组装。然而,由于矩形机壳的尺寸大小为固定,是以,欲将基板安装于该机壳时,其基板的尺寸大小需要与该矩形机壳相同,若基板的尺寸大小不同,则需装设于另一尺寸大小的矩形机壳中,使其无法有效降低成本,此外,组装时需要将多个螺丝对应锁入螺丝孔,以供稳固定位基板,亦增加整体组装的作业时间,可知其结构仍未臻完善,实在有改善空间。
缘是,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于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进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使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体组合调整结构,可调整框架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体组合调整结构,可将多个框架堆叠固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包括一框架,设有一延伸部,并由该延伸部调整该框架的宽度,且该框架的侧边设有导引部及第一卡合部;基板,是由该导引部引导并与该框架固定;二盖板,各该盖板设有对应该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供该第二卡合部及该第一卡合部相对应而固定,使该二盖板与该框架结合固定;以及一后板,设于该框架的后侧。
其中该框架设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以供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相对应而固定,使该框架与另一框架堆叠固定。
其中该第一固定部是卡勾,该第二固定部为穿孔。
其中该延伸部连接有一标示卡。
其中该延伸部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穿孔及锁固件。
其中该延伸部设有第一定位部为导槽,该第二定位部为导轨。
其中该延伸部设有第一定位部为至少二的定位凹槽,该第二定位部为至少二的定位凸块。
其中该框架的两端设有第一结合部,而该后板设有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
其中该第一结合部是呈凹槽,该第二结合部是呈凸槽。
其中该后板设有多个螺孔,以供螺丝锁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需提供一机壳即可组装不同尺寸的基板,以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多种变化的组装组合,确具有实用性、进步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A至图3E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E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合调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立体分解及实施态样示意图。该机体组合调整结构包括:框架100、基板200、二盖板300以及后板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极片及使用该种极片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