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879.6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安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回 压免针 组合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回压免针组合及其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医疗工具、可输血或输液的低回压免针组合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现有的加药管1a为一中空管体,具有一加药口11a,该加药口11a处塞入有一塞体12a,该塞体12a为一软性物质,当医护人员要注射药物时,先将药物经由一注射装置2a抽取吸入,再将注射装置2a的针头21a刺入塞体12a而至加药管1a中,推动注射装置2a的推杆22a即可将药物施打入加药管1a内;然而针头21a为一锐利的结构,因此当医护人员在使用注射装置2a时,可能会不小心被针头21a刺伤,若针头21a不干净则会造成感染,因此若能设计出不需要针头21a即可加药的加药管1a,则可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机会,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且使用过的针头21a必须丢弃,增加成本负担。再者,利用注射装置2a的针头21a将药物直接注射于人体内,若注射过快,容易造成病人的不适,另外拔出注射装置2a时,亦会产生空气回流压力,造成疼痛感。
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于上述可改善的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回压免针组合及其装置,其结构设计可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且节省成本,不会造成病人的不适与疼痛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回压免针组合,包括有:一壳体,其具有一贯通该壳体顶部及底部的通道,该通道相对的壳体内壁凸设有多个凸肋;一弹性体,其设于该壳体的通道内,该弹性体具有一贯通该弹性体底部的容置空间,该弹性体封闭一端的内壁设有一凸部;一弹簧,其设于该弹性体的容置空间内;一刺破结构,其穿设于该弹簧上,该凸部抵靠于该刺破结构的一端部的外壁,该刺破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开孔及一个流道,该开孔设于该刺破结构的一端部且连通该流道,该流道贯通该刺破结构的底部;以及一连接结构,其连接于该壳体的底部,该连接结构具有一管道,该管道连通于该刺破结构的流道。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低回压免针组合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其具有一贯通该壳体顶部及底部的通道,该通道相对的壳体内壁凸设有多个凸肋;一弹性体,其设于该壳体的通道内,该弹性体具有一贯通该弹性体底部的容置空间,该弹性体封闭一端的内壁设有一凸部;一弹簧,其设于该弹性体的容置空间内;一刺破结构,其穿设于该弹簧上,该凸部抵靠于该刺破结构的一端部的外壁,该刺破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开孔及一个流道,该开孔设于该刺破结构的一端部且连通该流道,该流道贯通该刺破结构的底部;一连接结构,其连接于该壳体的底部,该连接结构具有一管道,该管道连通于该刺破结构的流道;以及一注射装置,其设于该壳体的顶部,该注射装置具有一注射头,该注射头伸入于该通道内,且该注射头压缩该弹性体与该弹簧,该刺破结构的一端部刺穿该弹性体的顶部,该刺破结构的开孔位于该注射头内。
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及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注射时不需使用针头,故无针头的使用缺点,可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且节省成本。
2、弹性体封闭一端的内壁设有凸部,该凸部抵靠于刺破结构的一端部的外壁,当被压缩的弹性体及弹簧因弹性回复力回弹时,可避免因回弹过快增加空气回流压力,减轻病人疼痛感。
3、壳体的凸肋与弹性体变形的部分为点接触,可减少弹性体回弹时与壳体内壁间的摩擦力,避免无法回弹的情形。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加药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的剖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装置的部分分解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低回压免针组合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a加药管 11a加药口
12a塞体 2a注射装置
21a针头 22a推杆
1壳体 11通道
111第一空间 112第二空间
12凸肋 13第一结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安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怡安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