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扩接音视频输入的网络监控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5784.6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扩接音 视频 输入 网络 监控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监控摄像机,尤其是指一种可将外部音视频信号输入实现监控扩展的可扩接音视频输入的网络监控摄像机。
【背景技术】
时下技术的发展,网络摄像机因其不仅可对音、视频进行采集且可同时经由网络完成数据实时传输,故其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与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摄像机在道路监控和银行监控等应用中,往往碰到需要同时对相邻2个点监控的情况,而若是直接采用传统的网络摄像机,那么只能通过配备2个网络摄像机(或者2个模拟摄像机加一个两路视频服务器)来实现多点监控。这样的应用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1、采用现有单体网络摄像机为单位的摄像机监控系统,需要分别对每个网络摄像机进行供电,且电源功耗很大;2、采用现有单体网络摄像机为单位的摄像机监控系统,需要一对一的进行进行视频传输布线和电源供电布线,不仅施工较复杂且浪费线材资源严重;3、采用现有单体网络摄像机为单位的摄像机监控系统,由于网络摄像机间为单体设置,无法共享硬件资源如网络系统资源和网络参数设置等,为此需要更高配置的监控系统,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扩展接入音视频信号并统一应用原有设备资源及接受控制的可扩接音视频输入的网络监控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扩接音视频输入的网络监控摄像机,它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连接的视频模块、网络数字模块及电源模块,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接入有由音、视频输入接口及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组成的视频输入模块;音、视频输入接口通过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接入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还连有输入/输出模块及报警模块;
所述网络数字模块由有线网单元及无线WIFI单元构成;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有存储卡单元、音频输入输出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USB接口单元;
所述视频模块包括有图像传感单元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相比于常见的网络摄像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包括统一的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除了连接视频模块外还连了由音、视频输入接口及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组成的视频输入模块,由此一来,两路视频信号可统一经过网络摄像机中的主控芯片进行视频压缩后通过网络数字把最终所有视频信号传输到网络,从而实现可扩展多功能网络监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数字模块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模块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输入输出单元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USB、存储卡接口单元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视频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扩接音视频输入的网络监控摄像机,它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连接的视频模块、网络数字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主控芯片还接入有由音、视频输入接口及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组成的视频输入模块;音、视频输入接口通过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接入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还连有输入/输出模块及报警模块。
如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电路原理框图,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视频输入模块的单通道音频/视频ADC转换单元连接音、视频输入接口,而主控芯片连接的视频模块则包括图像传感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网络数字模块由有线网单元及无线WIFI单元构成;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有存储卡单元、音频输入输出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USB接口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