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道机车车辆架车机的防止溜车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5854.8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黎英豪;吕安庶;魏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D15/02 | 分类号: | B61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机车车辆 架车机 防止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用于铁道机车车辆维修使用的架车机上的安全装置,尤为是防止被维修的机车车辆溜车的安全装置。
技术背景:
一般铁道机车车辆均是单节车体进行维修,如遇需防止机车车辆的行走部分因轨道有倾斜而溜车,一般是在车辆轮对底部加入楔块防止溜车,其缺陷是使用安放均不方便,且楔块可能在较大的推力状态时亦会移动,无法避免溜车的发生。尤为目前高速列车如动车组大量使用使上述问题更为重要,一般动车组为八节车体组成,每二节车体之间的连接装置为一种高精度的车钩装置,要求上下左右错动量极小,且不易拆装,因此高速列车维修时需将整组列车驶上由多个连续排列的架车机构成的装置上,多个架车机同步举升列车转向架将整组列车举起,然后对转向架或车体进行维修,如此时发生溜车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或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整组列车溜车是一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铁道机车车辆架车机上的防止溜车的安全装置,其与架车机的举升动作同步进行而无需另行设定或操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在一导套内设有一可上下位移的推杆,导套上部为具有一通孔的封闭端,推杆的上部正对上述通孔位置。
所述的推杆的形状为上细下粗,且推杆有一肩部,肩部与封闭端内表面接触时为止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于架车机的举升立柱内,当架车机的举升装置启动举升托头时,举升部件同步举升推杆向上运动一设定的距离,推杆上部通过导套的封闭端的通孔后凸置于架车机上部的铁轨轨面缝隙,恰好可阻止待修车体的车轮的滚动,避免了车体溜车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与架车机的举升装置连接并与举升车体动作同步,当举升装置使车体下降时,推杆同步下降解除对车体车轮的滚动限制,对维修车辆自动起到安全控制,且无须任何的辅助工作,使安全工作效率均有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置于架车机举升立柱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杆2未位移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杆2已位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在一导套1内设有一可上下位移的推杆2,导套1上部为具有一通孔的封闭端3,推杆2的上部正对上述通孔位置;导套1置于架车机的举升立柱5内,推杆2置于导套1内并下端与驱动螺母6接触,驱动装置9使丝杠7旋转带动驱动螺母6上下运动时,同时驱动螺母6亦驱动推杆2上下运动,推杆2上部可自导套1具通孔的封闭端3的端部伸出并在架车机上部的铁轨8的轨面缝隙c中上下伸缩,则可使车辆车轮9在轨面上自由滚动或阻止滚动,驱动装置9由电机和减速箱构成;当车辆转向架举升装置为非架车工况时,推杆2处于下限位(图2所示),动车组轮对的轮缘容纳在缝隙c中不受阻碍并可以在轨道上正常行走。转向架举升装置进行架车时,形状为上细下粗的推杆2向上运动,且推杆2的粗细部位的交接面形成一肩部4,推杆2上移时,肩部4与导套1的封闭端3内表面接触时则为推杆2的停止状态的位置,即推杆2的上部伸入铁轨8内侧缝隙c中,其垂直距离大于轮缘的高度,正好阻止动车组的轮对纵向滚动(图3所示),架车机的每一举升立柱5均可设有上述的安全装置,则整列动车组均可分别受到推杆2的阻止作用,大大提高了整列动车组被举升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篮可横向移动的外墙工程网护装置
- 下一篇:汽车刹车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