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5918.4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君;陈天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6 | 分类号: | B23B5/16;B23B27/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0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燃料 棒包壳管 管口 毛刺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切削加工刀具,具体涉及一种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
背景技术
燃料棒包壳管需要定长加工,定长切断后管口存在毛刺,毛刺的存在对后续压塞和燃料棒环焊质量极为不利,毛刺去除过多,形成倒角,对燃料棒包壳管结构以及焊接同样产生严重后果。目前毛刺去除采用人工去除,使用的毛刺去除刀具有如下两种,一种是采用钢锯条磨制的毛刺去除刀具,每次切断后在车床上人手工去除;另一种是采用现有的成型刀具先去除内毛刺,再去除外毛刺。
现有的去除毛刺方法存在的不足:
①不同刀具存在的缺陷:成型刀具去除毛刺容易在内壁上划出痕迹;自制刀具磨制困难,且使用寿命很短。
②人工去除毛刺力量不均匀,导致管口毛刺去除质量不稳定;同时,不同人员操作毛刺去除状况不一样。
③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过程中容易因疲劳导致动作变形,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手工去毛刺管口质量不稳定问题,同时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它包括刀体,刀体上设有刀刃。
所述的刀刃为形状为“R”形的两个刀刃,并与刀体的轴线相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刀具具有两个刀刃,在进行去除管口毛刺的过程中,可用两个刀刃分别去除管内毛刺和管外毛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更换刀具,同时便于车床刀架上夹持,可通过数控车床实现毛刺去除的自动控制,从而提高毛刺去除质量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管口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示意图。
图中,1刀体,2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去除燃料棒包壳管管口毛刺的刀具,它包括刀体1,刀体1上设有刀刃2。刀刃2是形状为“R”形的两个刀刃,并与刀体1的轴线相对称。刀刃2的圆弧的角度可根据被加工的管的直径进行调整。
为了检验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要求,首先切出10支试样进行试样制作和评估实验。试样的检验通过目测检验、压塞检验压塞质量、焊接检验接口质量等方法进行,见表1。
表1 试样评估表
通过去毛刺工艺调整试验,表明用双R型刀具去除管口毛刺动作功能能够实现预先的设计目标,即可以用双R型刀具的双切削刃,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一次性完成对包壳管管口内、外毛刺的去除,并且通过刀具进给量和车床主轴转速的控制,完全能够达到包壳管管口去除毛刺的全自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密结合刀片座的搪孔刀头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塑料件沟槽自动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