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6336.8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医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瘘管 术后 护理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
背景技术
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部分病例术后不能保留原位肛门,需做永久性肠造口,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且不能随意控制,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了压力,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康复指导十分重要,已成为肛肠专科护理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是医学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技能,其关键在于大量的实践练习,而在患者身上练习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形象逼真,可进行瘘管造口术中最基本护理技能的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由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腹部模型构成,在腹部模型的腹部位置上设有结肠造瘘口和回肠造瘘口,两个造瘘口分别通过设在模型内部的导管与模型背面的两个进液口连接,结肠造瘘口还连接一根出液管。
所述的出液管从模型背部的底端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仿真的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设有解剖精准的结肠造瘘口和回肠造瘘口,可用于介绍、演示瘘管造口术中的最基本护理技能以及术后造口的扩大练习,形象逼真,瘘口外观逼真,触感真实,可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瘘管造口术后护理模型,由底板1和设于底板1上的腹部模型2构成,底板1由垂直一体式连接的两个面构成,在腹部模型2的腹部位置上设有结肠造瘘口4和回肠造瘘口3,两个造瘘口分别通过设在模型内部的导管与模型背面的结肠进液口8和回肠进液口9连接,结肠造瘘口1还连接一根出液管7,出液管7从模型背部的底端伸出,模型上还设有腹部纵型缝合切口5和脐6,形象逼真,仿真效果好,可用于介绍、演示瘘管造口术中的最基本护理技能以及术后造口的扩大练习,瘘口外观逼真,触感真实,可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医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医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膝关节模型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平板电视机壁挂件的铆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