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6362.0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5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祺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2G7/00;B02C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流化床 粉碎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粉碎设备,特别是一种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将物料超微粉碎即是通过外力作用将物料中的颗粒破裂细化的过程,从而可以引起物料的性能发生变化。超微粉碎的方法有很多,利用气流粉碎即是其中之一。
气流粉碎机是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超声速气流作为颗粒的载体,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冲击性挤压,摩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与普通机械冲击式超微粉碎机相比,气流粉碎机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即粒度更均匀;又因为气体在喷嘴处膨胀可降温,粉碎过程没有伴生热量,所以粉碎温升很低。这一特性对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特别重要。
但现有的气流超微粉碎装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装置体积较小,一次能够加工的粉体不够多;且设备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因而粉体加工成本太大。而且气流粉碎装置大多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能源,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上这些缺点使得它在这一领域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装置体积较小,设备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床汽流磨、收粉装置和过滤器,所述流化床汽流磨包括:粉碎室,粉碎室下方设有螺旋加料器和位于螺旋加料器上的进料口;多个拉瓦尔管和过热蒸汽环形管设于粉碎室下方外围,所述过热蒸汽环形管连接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多个拉瓦尔管,所述多个拉瓦尔管通入粉碎室内;粉碎室上方为分级腔,多个分级叶轮设在所述分级腔内。
所述拉瓦尔管为12个、18个或24个,均匀分布在粉碎室的圆周上。
所述分级叶轮的叶片长度大于分级轮轮毂直径。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以生物能源材料为燃料。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连接生物能源材料造粒机,所述生物能源材料造粒机连接生物能源材料粉碎机。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加入有形成过热蒸汽的软化水。
所述过热蒸汽的流量为1500m3/min-2000m3/min。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与所述流化床汽流磨之间还设有精密过滤器。
所述收粉装置为依次连接的旋风收粉装置、汽过滤袋和汽过滤水池。
所述过滤器为两个水过滤器及位于两个水过滤器之间的冷却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与一般气流粉碎设备相比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汽流温度高、汽流速度高、汽流压力高且汽流流量大,因而使全设备运行效率很高,是一般设备效率的200%-300%以上;采用清洁绿色的生物能源,其排污仅为煤电设备的1/15;动力设备投资只是一般煤电超微机设备的15%-25%,它的运行费用也只有一般设备的30%-50%;目前其最大产能每小时可达30T-50T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特别适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进行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也完全符合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流化床汽流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流化床汽流磨中的拉瓦尔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生物能源材料粉碎机;2-生物能源材料造粒机;3-循环流化床锅炉;4-精密过滤器;5-流化床汽流磨;51-螺旋加料器;52-粉碎室;53-分级叶轮;54-过热蒸汽环形管;55-拉瓦尔管;56-进料口;57-马达;58-出料口;6-旋风收粉装置;7-汽过滤袋;8-汽过滤水池;9-冷却水池;10-水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微粉碎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包括生物能源材料粉碎机1,用于将秸秆、木材等生物能源材料打碎,然后输送到生物能源材料造粒机2中。生物能源材料造粒机2将粉碎的生物能源材料制造成适合焚烧的生物能源材料颗粒,并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3中作为燃料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祺,未经王昌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安全紧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