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供电发光魔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6994.7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冬华;王云勇;唐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冬华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F21V33/00;F21V23/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29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供电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是指一种无线供电发光魔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发光的水杯,即通过设置在水杯杯体内部的电池导通位于杯体内部的光源,以实现点亮整个杯体和改变其颜色的功能。但由于这些水杯的电池均为干电池或银锌电池,其电量非常有限,因此就需要经常更换这些电池。同时,由于这些水杯还需要盛装各种饮用水或需要经常清洗,因此还必须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以确保电池不会被打湿,无形中就增加了产品的制作成本。综上所述,目前的这些发光水杯其构造较为复杂、防水性能欠佳,不便于清洗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这些发光水杯构造复杂、不利于清洗和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供电发光魔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线供电发光魔杯,主要由杯体、以及设置在杯体上的光源组成。在杯体内部设有与光源相连接的驱动模块以及与该驱动模块相连接的接收模块;供电模块通过无线电与接收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供电模块独立于杯体,且该供电模块由电源以及与该电源相连接的发射模块组成;所述的接收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共振耦合技术接收发射模块提供的电能。
根据需要,该光源可以为但不限于灯泡或LED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电源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独立于整个杯体,并通过电磁感应共振耦合技术为杯体上的光源提供电能,因此与杯体之间没有任何电缆的线路连接,使其控制电源的关断与导通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不是设置在杯体的内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整个杯体的防水性能要求,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制作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光源种类较多,因此能为杯体提供各式各样的背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6可以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即可以为玻璃杯体、塑料杯体或金属杯体等等。光源5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普通的灯泡或者LED发光二极管等等。根据杯体6的制作材料,该光源5既可以设置在杯体6的内部,也可以直接镶嵌在杯体6的表面,即当杯体6采用非金属的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时,光源5的最佳固定方式则为设置在杯体6的外杯壁与内杯壁之间,或者杯体6的底部;如果杯体6采用金属等不透明的材料制作时,该光源5则可以镶嵌在杯体6的表面。
为了控制光源5的关断与导通,在杯体6的内部或表面上还设有驱动模块4和接收模块3,且该驱动模块4既与光源5相连接,又与接收模块3相连接。同时,在杯体6的外部还设有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独立于整个杯体,与杯体6之间没有任何电缆的线路连接,从而可以在远处远程控制该光源5。所述的供电模块由电源1、以及与该电源1相连接并用于发射无线电的发射模块2组成。使用时,该发射模块2将电源1所提供的电能以无线电的形式发射出去,而接收模块3则通过公知的电磁感应共振耦合技术将该无线电接收以后再转换成电能,驱动模块4则将该电能进行稳压和整流后传输给光源5,以确保光源5能发出各种背景光。
所述的电源1可以为交流电也可以为直流电,即可以为市政供电,也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干电池、蓄电池或银锌电池等直流供电。根据需要,该杯体6还可以由其他能够盛装液体饮料或物品的器皿来代替。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冬华,未经田冬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