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量可加压式水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7266.8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盈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32 | 分类号: | H01M6/32;H01M6/04;H01M2/02;H01M2/08;H01M2/00;H01M2/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 加压 水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微电量可加压式水电池,尤其是指一种可经由施压方式而将填注于水电池内部的储水迅速扩散以供应电力,并能维持电力稳定供应。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逐渐地抬头及体认到自然资源其数量有限,科学家们无不致力于各种环保能源的开发,以减轻人们对目前资源的依赖性。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是电力方面的开发,自早期的火力发电逐渐转型为风力、核能、太阳能等数种不同方式的过程中,证明了人类对于环保课题的高度重视。
同样属于供电装置的电池,亦逐渐朝向低污染的目标迈进,例如采用锌、铜片供电的电池可取代目前的干电池,其可产生适当的电压差,可应用于计算器、小型液晶产品(如液晶时钟)等低电压工作的电子产品中。采用锌、铜作为电池两极时,必需利用食盐水作为其反应液,然而此举作法却也额外衍生出数点不便:
1)锌、铜片电解杂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于食盐水中产生电解杂质,进而循环影响锌、铜片的供电能力,故一旦电池供电能力下降时,即必须更新反应液。
2)反应液补充不便,电流的产生主要是借助加于容器内的食盐水,故一旦反应液用尽或是浓度降低,均必须适时补充,惟使用者却必须额外准备食盐水,甚为不便。
3)缩短锌、铜片的使用寿命:利用食盐水作为反应液时,锌、铜片势必会受其腐蚀,而加速电池使用寿命的缩减。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申请人提出一种「适用于微电量电子产品的供电电池」的专利申请,并已顺利获准为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215985号专利;
此技术亦在美国提出申请并已获准专利,美国专利公告第7,011,906号。前述供电电池是利用水与正、负电极产生化学反应以提供电力,因此,若能使电池内部的储水得以快速、均匀地扩散至电极,将能使电池立即启动供电功能,节省等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量可加压式水电池,以进一步加速启动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以快速提供电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型提供的微电量可加压式水电池,包含有:
一下容置本体,形成一具有封闭底部的容置室且该容置室连通一形成在下容置本体的侧壁的排气孔,该容置室内部设有:
一吸水纸,铺设在该容置室的内侧壁上;
活性碳,填充于该容置室内部;
一胶垫,设于活性碳上方且其周缘紧密贴合在容置室的内侧壁;
一吸水棉条,穿设该胶垫,其一端延伸接触活性碳;
一限位环,设于该胶垫的上表面且紧迫在容置室的侧壁;
两极柱,各极柱一端贯穿该下容置本体的封闭底部并延伸至容置室,另一端凸出于下容置本体;
一上容置本体,紧密结合该下容置本体,该上容置本体中空内部为中空且两端分别形成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其内部靠近上开口处设有一隔板而将内部分隔为一加压区及供储存清水的一储水区,该隔板上形成一加压孔,前述吸水棉条的另一端延伸进入该储水区;
一加压防漏塞,可拆卸地盖合在上容置本体的上开口,并可将该加压区完全填塞。
由前述结构设计,电池在初次使用时,使用者可对加压防漏塞重复进行取出、下压的动作而使存在储水区内部的清水,能经由吸水纸加速渗透至下容置本体内,并扩散至活性碳,让电极能与水快速产生化学反应,电池得以启动发挥作用。
当使用者不再以加压防漏塞重复进行加压动作时,吸水棉条能稳定均匀地将清水从上容置本体传导至下容置本体,此传递过程稳定而缓慢,如此一来具有稳定控制水量的作用,使电池提供安定的输出电压,而每一次的补充供水亦使电池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操作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下容置本体 11结合部
12吸水纸 13活性碳
14胶垫 15吸水棉条
16限位环 17排气孔
21、22极柱
30上容置本体 31上开口
32下开口 33隔板
330加压孔 34加压区
35储水区 36防漏垫圈
40加压防漏塞 50清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电量可加压式水电池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盈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盈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中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