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式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7449.X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谢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万学堂;宋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式触控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特指其上板模块的结构无须设置硬化膜因而具有较佳制程良率的电阻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计算机、行动电话及摄影机等等各种电子产品的输入方式,随着科技的进展呈现不断的进化,键盘、鼠标或轨迹球等均为其中的一种,而近年来触控式屏幕由于使用者可直接经由手指或一触控笔等物体经由碰触显示屏幕即可直接进行指令的输入,已渐渐成为输入方式的主流之一。
参见图6及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上板模块X’、一下板模块Y’以及一软性电路板Z’,其中:
该下板模块Y’是包含有:一透明基板20;一下导电层21,其设置于基板20顶面,于该下导电层21顶面周边形成有多个下电极211;一间隙层22及一第一黏贴层23,分别设于下导电层21顶面,其中第一黏贴层23围绕于间隙层22周边且覆盖于下电极211上方,另第一黏贴层23上对应下电极211处设有导电胶231与下电极211相接触;
该上板模块X’是包含有:一硬化膜24;一图案层25,其以印刷方式形成位于硬化膜24底面;一保护薄膜26,其透过一第二黏贴层27黏贴于硬化膜24底面且覆盖图案层25;一上导电层28,其设置于保护薄膜26底面,于上导电层28底面周边形成有上电极281;一绝缘层29,其设置于上导电层28底面周边而覆盖上电极281,且黏合于下板模块Y’的第一黏贴层23顶面,绝缘层29上设有一导电胶291与上电极281相接触;
该软性电路板Z’设置于第一黏贴层23与绝缘层29之间,其具有多个端子Z1’分别与第一黏贴层23及绝缘层29的导电胶231291相接触,而分别与下电极211及上电极281呈电连接。
上述中,图案层25是印刷于硬化膜24的底面上,用以在触控面板上划定出某些特定区域,以供操作者点按该些区域进行特定操作,在图案层25印刷完毕后,再透过第二黏贴层27将硬化膜24与保护薄膜26紧密贴合,然而,在贴合时,必须确保位于保护薄膜26与硬化膜24间的空气完全排除,否则将造成电阻式触控面板表面的不平整,进而影响该触控面板的操作效果,一旦硬化膜24与保护薄膜26间残留有空气,则该成品将作为瑕疵品淘汰,造成业者的损失,因此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其黏贴硬化膜及保护薄膜的过程中,若未将两者间的空气完全排除,则成品将因属于瑕疵品而无法贩售,从而有降低良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是改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使其可免除硬化膜的设置,从而解决在黏贴时必须排除空气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电阻式触控面板,其包含有一上板模块、一下板模块以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
该下板模块是包含有:
一透明基板;
一下导电层,其设置于基板顶面,于该下导电层顶面周边形成有多个下电极以及一导线;
一间隙层,其设置于下导电层顶面;
一黏贴层,其设于下导电层顶面,围绕于间隙层周边且覆盖于下电极与导线上方,黏贴层上对应下电极与导线的一端处设有多个导电胶分别与对应的下电极与导线相接触,黏贴层上形成有一下开槽;
该上板模块是包含有:
一保护薄膜;
一上导电层,其设置于保护薄膜底面,于上导电层底面周边形成有一油墨电极;
一图案层,其形成于上导电层底面,且相对位于油墨电极的外侧处;
一绝缘层,其设置于上导电层底面周边而覆盖油墨电极与图案层,且黏合于下板模块的黏贴层顶面,绝缘层上形成有一上开槽;
所述上开槽与下开槽内设有一导体,该导体底端接触于下导电层的顶面及导线另一端,而顶端接触于油墨电极;
该软性电路板设置于黏贴层与绝缘层之间,其具有多个端子,该些端子分别与黏贴层的对应导电胶相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本实用新型是将图案层直接印刷于上导电层的底面,据此可省去硬化膜以及用以黏合硬化膜与保护薄膜的黏贴层的设置,是以,本实用新型自然无现有技术触控面板在制作过程中,因空气残留于硬化膜及保护薄膜之间而致使产品产生瑕疵的缺点,并且减少使用的组件数量,更可达到节省成本及组装工时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2-2剖面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3-3剖面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充压器用手柄活塞总成
- 下一篇:一种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