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通道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7543.5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钊;黄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通道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实现冷、热流体间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多个领域,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不尽相同。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场合越多,要求其形状和结构变化越多,单一的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目前,一种比较典型的微通道换热器1包括相互平行的集流管11,两集流管11之间具有多根大体上平行设置的散热管12,相邻散热管12之间设有翅片。微通道换热器1工作时,换热介质经过集流管11在各条散热管12中流动,起到换热的作用。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现有技术中“L”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C”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实际工程中,微通道换热器1需要弯折成各种形状,比如“L”型、“C”型,甚至弯折成其它更复杂的形状。由于微通道换热器1的尺寸较小,其折弯半径更小,折弯外侧的集流管11与散热管12焊接处被拉伸,容易出现撕裂现象,降低了微通道换热器1的承压能力,从而使微通道换热器1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折弯内侧受挤压,引起翅片变形,散热管的间距缩短,引起微通道换热器1内的风阻增大,风机功耗增加,不利于换热性能的发挥,从而使微通道换热器1的工作效率降低。
如何使微通道换热器在保持良好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结构需求,从而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适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热交换装置,由至少两片微通道换热器组成,其集流管不需要折弯,从而使微通道热交换装置在有效保障其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能满足多种结构需要,其适用性明显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热交换装置,包括至少两片微通道换热器,其集流管的端部具有互相配合的斜切面,以便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成适当角度地首尾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之间的防漏部件。
优选地,所述防漏部件为平板。
优选地,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焊接。
优选地,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形成的角度范围为0°至180°。
优选地,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形成的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数目为三片,任意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之间均设有所述防漏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交换装置包括至少两片微通道换热器,其集流管的端部具有互相配合的斜切面,以便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成适当角度地首尾固定连接。当微通道热交换装置需要改变形状时,可以用两片或更多适当尺寸的微通道换热器,使其集流管成一定的角度连接,满足其结构变化需求。这样,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不需要弯曲,没有变形,从而可以防止因集流管弯曲而引起的其外侧拉伸和内部挤压,微通道换热器的承压能力也不会减小,使微通道热交换装置的可靠性得到保障;另外,由于与集流管连接的扁管和翅片没有变形,扁管和翅片不会增大微通道换热器的风阻,微通道换热器的工作效率有保障。所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通道热交换装置既能保障其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又能满足多种形状结构需要,从而可以提高微通道热交换装置的适用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之间还设有防漏部件,该防漏部件与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延伸方向大体相同。通过防漏部件的封堵作用,防止两片微通道换热器之间出现漏风现象,提高微通道热交换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两微通道换热器形成的角度为90°,即两个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互相垂直地固定连接。微通道换热器在很多应用场合均需要作大体垂直的变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通道热交换装置将两个适当尺寸的微通道换热器大体垂直地连接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适合该微通道热交换装置的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L”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C”型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微通道热交换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漏部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微通道热交换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高压交流输电线支架
- 下一篇:全自动异形封边修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