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罐的启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8170.3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寇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敏兰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陈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启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结构,特别涉及运用充气罐对自行车、机车汽车及其它待充气物等自动充气的技术结构。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随身充气罐的充气头结构,图1所示结构为中国台湾省实用新型专利第89200585号的一种随身充气罐的充气头70构造,充气头70搭配一具有按压式喷气导管71的充气罐7使用,设有一可匹配并供该喷气导管71伸入的卡掣槽72,该卡掣槽72面向导管的端部复跨置有一卡掣凸体73,该卡掣凸体73外侧周缘的充气头70本体并向下凹设形成一充气口74,且于该充气口74的底端设置一具有止泄防渗漏功能的防漏垫圈75;藉此,当对充气物(如车胎76)的充气部位作充气操作时,只需以其充气口74对应充气物的充气部位作按压式充气操作即可,若欲停止充气,则放开其按压施力即可停止,具有充气极为便捷的使用功能,且充气罐7内部的充气气体一旦使用殆尽丢弃时,其充气头仍可轻易取下再搭配其他的充气罐7使用,不会造成浪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充气罐与充器头充气时必须以充气口对应轮胎的充气部位作按压式充气操作,如此则车轮的幅条77或汽、机车则为轮圈肋条等系与充气罐平行关系,常干扰充气罐的作动,让使用人倍感充气操作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凭借着长期对充气罐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罐的启闭结构,提供方便于使用人对待充气物自动充气及易于随身携带的充气罐的启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罐的启闭结构,其包含有:一帽体,设于充气罐的顶端,且该帽体顶端设有竖直的一座体,该座体包含一U形滑槽;一导流滑块,内部设弯状的一流道,该流道的一端接一气管,且该导流滑块整体设于U形滑槽内用以作上下移动,且以该流道的另一端压抵充气罐的喷嘴柱;一气管,其接于该导流滑块的内部该流道的一端;及一恒开装置,该恒开装置设于导流滑块的顶端,通过扳动恒开装置以旋转方式压抵该导流滑块作上下移动。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罐的启闭结构,增加了一气管及一恒开装置,使充气罐得以自由摆放适宜位置;再者使用恒开装置打开充气罐,该充气罐得以保持常开状态,此时使用人可运用双手压制气管的充气口于待充气物,以利于充气罐的充气。因此该气管及恒开装置的设置方便使用人的充气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气管为软质管时,则气管能卷曲藏于上盖内部,让充气罐具有可随身携带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随身充气罐的充气头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罐的启闭结构与充气罐结合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罐的启闭结构与充气罐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罐的启闭结构与充气罐的组合剖面图;
图5为图4中A-A向横剖面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恒开装置打开充气罐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软质气管及将该气管收合于上盖内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充气罐-1、7; 充气头-70;
喷气导管-71; 卡掣槽-72;
卡掣凸体-73; 充气口-74;
防漏垫圈-75; 车胎-76;
幅条-77; 喷嘴柱-11;
卡挚部-12; 帽体-2;
座体-21; U形滑槽-211;
扣合槽-212; 环状卡钩-22;
通孔-23; 扣合凹部-24;
导流滑块-3; 流道-31;
一端-311、41; 另一端-312、42;
凹凸部-313; 气管-4;
充气口-43; 管套-44;
中管-45; 恒开装置-5;
转轴-51; 把柄-52;
镂空-521; 顶抵部-53;
上盖-6; 扣合凸部-6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敏兰,未经寇敏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储存展示柜新型照明光源
- 下一篇:一种卡箍式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