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200.2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华岁喜;李春亮;卢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岁喜;李春亮;卢艳峰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掘进机 超声 冲量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为掘进机掘进工作提供一种同步有效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掘进机掘进工作一般采用循环式步进、正压式通风,掘进产生的粉尘在有限工作断面内易于积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掘进机一般自带内外喷雾除尘装置,内喷雾除尘装置是在截割头表面安装一定数量的喷嘴,除尘水源由悬臂芯管经截割头进入喷嘴,掘进工作时喷嘴随截割头同步旋转并喷出水雾,起到冷却刀具和除尘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较好解决动静密封配合的方法,导致内喷雾除尘装置的故障率和检修率一直居高不下,难以保障内喷雾除尘装置能够长时间持续正常运转。外喷雾除尘装置是在悬臂若干位置上布设喷嘴,利用掘进机电机冷却水或独立除尘水源供给喷嘴,喷出较大颗粒的水雾在一定范围内打到截割头,能起到一定的降尘作用,但由于目前使用的喷嘴大多是低压喷嘴,普遍存在着雾化率低、水雾动能低、雾化锥角较小等问题,为了达到较好的降尘效果,必须增加喷嘴数量,导致耗水量加大,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除粉尘,污染依然存在,特别是过量用水造成水流成灾,带来二次污染,影响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耗水量低及水量可调节、雾化扇面大、故障率和检修率低的高效除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分别安装于掘进机悬臂的悬臂除尘器和安装于掘进机侧翼的侧翼除尘器两部分构成,悬臂除尘器为箱体结构,由悬臂前面板、悬臂侧外基板、悬臂上盖基板、悬臂内侧上平基板、悬臂内侧竖基板、悬臂后背板围焊而成,悬臂除尘器箱体两侧的底部设有悬臂吸风口,悬臂上位引风管位于悬臂前面板的中上部,悬臂上除尘器由六支悬臂上位引风管构成,悬臂侧位引风管位于悬臂前面板的左右两侧并按悬臂除尘器的箱体中心线对称分布,悬臂侧除尘器由六支悬臂侧位引风管构成,侧翼除尘器为箱体结构,由侧翼前面板、侧翼侧外基板、侧翼上基板、侧翼内侧竖基板、侧翼下基板、侧翼后面板、侧翼下面板围焊而成,侧翼吸尘防护网位于侧翼上基板和侧翼下基板之间,侧翼吸风口位于侧翼吸尘防护网后方,侧翼引风管位于侧翼前面板和侧翼下面板上,侧翼左除尘器由左侧八支侧翼引风管构成,侧翼右除尘器由右侧八支侧翼引风管构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除尘水管-1,除尘气管-2,组合操控阀-3,悬臂除尘器-4,侧翼除尘器-5,悬臂上除尘器-6,悬臂侧除尘器-7,侧翼左除尘器-8,侧翼右除尘器-9,进液管-10,回液管-11,换向操控阀-12,液控双向锁-13,侧翼千斤顶-14,侧翼翻转挡尘板-15。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悬臂除尘器4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图中:悬臂侧盖板-16,悬臂侧外基板-17,悬臂上盖板-18,悬臂上盖基板-19,悬臂上位引风管-20,悬臂内侧上平基板-21,悬臂内侧竖基板-22,悬臂侧位引风管-23,悬臂前面板-24,悬臂吸风口-25。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悬臂除尘器4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图。
图中:悬臂后挂耳-26,负压冲量喷嘴-27,锁紧螺母-28。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悬臂除尘器4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悬臂后背板-29,悬臂侧气接头-30,悬臂侧水接头-31,悬臂上气接头-32,悬臂上水接头-33,悬臂前加固板-34。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侧翼除尘器5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图中:侧翼前面板-35,侧翼侧外基板-36,侧翼引风管-37,侧翼上基板-38,侧翼吸尘防护网-39,侧翼内侧竖基板-40,侧翼吸风口-41,侧翼下基板-42,侧翼侧盖板-43。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侧翼除尘器5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图。
图中:侧翼后面板-44,侧翼后挂耳-45,侧翼翻转挡尘板旋转耳-46,侧翼前挂耳-47,侧翼千斤顶连接耳-48,侧翼下面板-49。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超声冲量除尘器的侧翼除尘器5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侧翼右除尘器水接头-50,侧翼右除尘器气接头-51,侧翼左除尘器气接头-52,侧翼左除尘器水接头-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岁喜;李春亮;卢艳峰,未经华岁喜;李春亮;卢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塑料再生粘接胶
- 下一篇:防霉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