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632.3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斯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斯均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效果 按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尤指可让动作单元输出较佳的旋转扭力,而于接触人体皮肤时可产生揉、搓的动作,可使微血管扩散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兼具拔罐以及按摩功效的按摩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现代人因工作繁忙通常需要长期坐在椅子上办公,而于下班后又因为疲累而不想运动,所以常因坐姿不正确与缺乏运动而导致筋骨僵硬、腰酸背痛等情形发生,因此,一般民众都会选择上按摩院或指压中心,让按摩师或推拿师进行全身的穴道指压、按摩及拔罐,虽然让专业的按摩师或推拿师进行全身的穴道指压、按摩或拔罐其效果相当显著,但长期下来所费不赀,并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故,借由一般可随身携带的电动按摩器来舒缓筋骨已然成为现代人之所趋。
而一般现有的电动按摩器以一振动马达连接一电源装置所构成,该振动马达及电源装置封装于呈棒体的外壳内部,且该电源装置设有一开关,而该电源装置可为外接一般交流电的插头,或为使用干电池供电的装置;当使用时使用者仅需启动电源开关,使振动马达运转,再将该按摩器置于使用者酸痛处欲按摩的位置,即可达到按摩的功效。
但是由于该电动按摩器,仅具有表面振动的按摩功效,并不具有对皮肤深层组织进行拔罐的功能,使得于实际使用时较无法符合使用者的所需。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以使其达到于接触人体皮肤时可产生揉、搓的动作,可使微血管扩散以促进血液循环,而兼具拔罐以及按摩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提供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以期可达到于接触人体皮肤时可产生揉、搓的动作,可使微血管扩散以促进血液循环,而兼具拔罐以及按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其借着致动单元连动传动单元使动作单元转动,致使动作单元输出较佳的旋转扭力,而于接触人体皮肤时可产生揉、搓的动作,可使微血管扩散以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达到兼具拔罐以及按摩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包含:一壳体;一设于壳体中的致动单元;一设于壳体中且与致动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以及一与传动单元连接且活动设于壳体一端的动作单元。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可利用致动单元连动传动单元使动作单元转动,让动作单元输出较佳的旋转扭力,而于接触人体皮肤时可产生揉、搓的动作,可使微血管扩散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兼具拔罐以及按摩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壳体 1
握持部 11
承板 12
封闭部 13
固定组件 131
固定座 14
固定组件 141
致动单元 2
马达 21
控制器 22
导线 23
传动单元 3
第一齿轮 31
第二齿轮 32
第三齿轮 33
第四齿轮 34
第一心轴 35
第二心轴 36
动作单元 4
套管 41
拔罐杯 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兼具拔罐效果的按摩器结构至少包含有一壳体1、一致动单元2、一传动单元3以及一动作单元4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斯均,未经叶斯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