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765.0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23/00 | 分类号: | A47H23/00;A47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孩童拉扯牵引线而避免意外产生的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一般是设置于窗户周围,以用于遮挡阳光,避免光线经由窗户进入室内;而且窗帘的款式多样,包括传统横拉式的窗帘(如对开帘)以及上拉式的窗帘(如罗马帘、百叶窗)等,因此窗帘可以依照屋主的喜好而有多种选择,而达到装饰的效果。
由于窗帘在上拉后会呈现规律的层次感,适合简约风格的住所,因此目前有许多屋主会选择使用窗帘。
请参看图8所示,其显示一种窗帘30,该窗帘30的顶部设置于一收拉装置40,而包括一帘布31、于该帘布31的水平方向设置的多个平行的固定杆32以及一条牵引线33,各固定杆32的两侧设有二扣环321,该牵引线穿过该多个固定杆32的一侧的扣环321,且该牵引线33的二端分别固定于位置最低的固定杆32的二扣环321上,且突出于收拉装置40以供人控制该牵引线33。通过收拉装置40的控制,使牵引线33带动位置最低的固定杆32开始朝收拉装置折迭收拢。
然而,由于现有窗帘的牵引线33仅固定于最低的固定杆32的扣环321上,因此其皆与帘布3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孩童在玩耍时很容易拉扯牵引线33,而可能缠绕于脖子,造成孩童生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窗帘的牵引线与帘布之间所产生的空隙,让孩童有机会拉扯牵引线而造成意外,因此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尝试,终于创作出此窗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孩童拉扯牵引线而避免意外产生的窗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其包括:
一帘布;
多个固定组,该多个固定组固定于该帘布且间隔设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各固定组包含穿线装置,其对称且间隔固定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牵引线,其端部分别固定于接近该帘布底侧的固定组的穿线装置上,并且串接于各固定组的穿线装置,以令该牵引线于该帘布表面呈现相互平行的直线结构;
多个软管,其固定于该帘布的表面,且各软管包覆位于二固定组同一垂直面的穿线装置之间的牵引线,该多个软管至少设置于接近该帘布底侧的二固定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管,能够将牵引线包覆于其中,因此孩童在玩耍时只能碰触到软管,但由于软管已经固定在帘布上,所以并不会发生牵引线缠绕孩童的意外,所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帘不会有安全上的顾虑,能够让使用者安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仅在部分固定杆之间具有软管的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整体固定于帘布的实施形态的部分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整体固定于帘布的实施形态且于收折状态时的部分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仅两端固定于帘布的实施形态的部分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软布所制成的软管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有固定杆之间皆具有软管的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现有窗帘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30窗帘 1131帘布
1232固定杆 121121′扣环
1333牵引线 131端部
132中段部位 1414′软管
141′顶部 142′底部
143′中段部分 2040收拉装置
321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窗帘10,其设置于一收拉装置20上,该窗帘10包括:
一帘布11,其顶部固定于该收拉装置20;
多个固定组,该多个固定组固定于该帘布且间隔设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各固定组包含至少一穿线装置,其对称且间隔固定于同一水平面上;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组是一固定杆12,其相互平行且间隔固定于该帘布11的背面,且可由该帘布11所包覆,以避免固定杆12裸露于外,以美化该窗帘10的外观,而各固定杆12的二穿线装置为固定于固定杆12上的二扣环121;
一牵引线13,其端部131固定于接近该帘布11底侧的固定组的穿线装置上,于本实施例中固定于该固定杆12的穿线装置121上,而使其中段部位132突出于该收拉装置20,该牵引线13串接于各固定组的穿线装置,以令该牵引线13于该帘布10表面呈现相互平行的直线结构,而供人控制该窗帘10的升起和降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三行程液压千斤顶
- 下一篇:具有扫描功能的数码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