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344.X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易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丽娟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4131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盘 控制 车灯 转向 装置 | ||
1.一种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状管体(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间断金属轨道(4)、全金属轨道(5)、(6)、(7)、(8)、(9)、(10)、第一电磁开关(11)、第二电磁开关(12)、带有减速装置的第一微型电机(13)、带有减速装置的第二微型电机(14)、第一车灯(15)、第二车灯(16),所述螺旋状管体(1)固定在方向盘转轴上,所述滑块(2)中部的凹槽与螺旋状管体(1)的螺旋配合,并且滑块(2)垂直放置在全金属轨道(5)、(6)和间断金属轨道(4)所形成的轨道平面上,所述滑块(3)垂直放置在全金属轨道(7)、(8)、(9)、(10)所形成的轨道平面上,所述第一电磁开关(11)的下端固定触极与第一微型电机(13)电联接,上端触极与中间触极与间断金属轨道(4)的一端电联接,所述第二电磁开关(12)的下端固定触极与第二微型电机(14)电联接,上端触极与中间触极与金属轨道(10)的另一端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金属轨道(4)中间与滑块接触部位为绝缘体,其余部分为导体且导体部分被均匀的分为十部分,每部分之间相互绝缘;且每一部分导体通过第一滑块(2)交替与金属轨道(7)和金属轨道(9)电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开关(11)包括上、下端固定触极、弹簧片和中间触极,且弹簧片将中间触极压在下端触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开关(12)包括上、下端固定触极、弹簧和中间触极,且弹簧片将中间触极压在下端触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2)底部设有触极(17)、(18)、(19),顶部中间部位设有突起的凹槽(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凹槽的一侧内壁设有触极(20)(21)且触极(20)与触极(18)电联,触极(21)与触极(19)电联,另一侧内壁设有触极(22)、(23),且触极(22)与触极(17)电联、触极(23)与触极(18)电联,在一侧内壁触极(20)、(21)和另一侧内壁触极(22)、(23)之间设有导电体(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3)底部设有触极(24)、(25)、(26)、(27),顶部中间部位设有突起凹槽(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设有固定触极(28)、(29)另一侧内壁设有固定触极(30)、(31),且触极(27)与触极(29)电联、触极(26)与触极(28)电联、触极(24)与触极(30)电联、触极(25)与触极(31)电联,在一侧内壁触极(28)、(29)和另一侧内壁触极(30)、(31)之间设有导电体(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9)的齿轮与车灯转向齿轮(36)啮合,且电机底座(41)可在电机滑道(38)上滑行,所述拉力弹簧(40)的拉力大于电磁铁(37)对电机座(41)的吸引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控制车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弹簧(42)、(43)分别以相同的拉力从两端对车灯进行牵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丽娟,未经易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3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转向柱组合开关下护罩
- 下一篇:车辆座椅限位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