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642.9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争辉;周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转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臂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复杂性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因而增加了其锻造成型的困难。该锻件形状、结构十分复杂。锻件中心部分为带孔的、对接的两个锥形凸台相接。锻件的落差比较大,为典型的复杂叉形件。此外,该锻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金属纤维流向要求严格。
传统的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没有定位装置,锻造时容易偏离位置,使得汽车零部件锻造时候变形,而且又由于飞边槽设计不合理,无法充满型腔,汽车零部件容易超厚。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模具,以解决以上两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以解决目前模具定位不稳固以及飞边槽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其包括预锻上模,与所述预锻上模配合的预锻下模,整形上模,以及与所述整形上模配合的整形下模,所述预锻上模与所述预锻下模配合形成展开形转向节臂的型腔,所述整形上模与所述整形下模配合形成所述转向节臂的型腔,所述预锻上模设有定位柱,所述预锻下模设置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锻上模在中间设置上模型槽,所述预锻下模在中间设置与上模型槽相互配合形成展开形转向节臂的型腔的下模型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锻上模的上模型槽的边缘设置飞边槽,所述预锻下模的下模型槽的边缘设置飞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飞边槽的形状均为扁平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不仅仅由于定位柱和定位凹槽的相互配合从而起作定位作用,而且,由于扁平状的飞边槽的设计,有利于转向节臂边角料跑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的预锻上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的预锻下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的整形上模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的整形下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包括预锻上模10,下预锻模20,整形上模30,整形下模40。该预锻上模10包括设置在四角处的定位柱11,设置在中间的上模型槽12,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型槽12的边缘的扁平状的飞边槽14。该预锻下模20包括设置在四角处的定位凹槽21,设置在中间的下模型槽22,以及设置在该下模型槽22的边缘的扁平状的飞边槽24。该上模型槽12与该下模型槽22相互配合形成展开形的转向节臂的型腔。该整形上模30上设有转向节臂的上模型槽32,该整形下模40上设有转向节臂的下模型槽42。该上模型槽32和下模型槽相互配合形成转向节臂的型腔。
锻造时,先通过预锻上模10和预锻下模20锻造成展开形的转向节臂,然后经过整形上模30和整形下模40整形,获得所需要形状的转向节臂,这样,可以通过变换整形上模30和整形下模40,可以整形出许多不规则的转向节臂。
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转向节臂的模具不仅仅由于定位柱11和定位凹槽21的相互配合从而起作定位作用,而且,由于飞边槽的设计,有利于转向节臂边角料跑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