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片重力双层复合式泄压防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033.5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涛;田立忠;徐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K17/16 | 分类号: | F16K17/16;F16K17/12;F16L59/12;B01D46/42;B01D46/02;B01D35/147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重力 双层 复合 式泄压 防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片重力双层复合式泄压防爆装置,属袋除尘器附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泄压防爆装置是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中用于防爆袋除尘器的重要部件。根据泄压防爆装置的防爆卸压面积,通常在每台防爆除尘器袋室的正外墙板上需要安装若干台该泄压防爆装置。泄压防爆装置有两个重要指标,首先是泄压防爆的安全性,防爆装置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泄爆压力泄爆,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其次是为满足密封需要,尽量减少漏风。现有的泄压防爆装置有重锤式和防爆锁式两种。重锤式泄压防爆装置由门座壳体、门盖、配重锤、密封胶条组成,当收尘器内部的压力超过一定压力时,门盖自动打开释放压力,气体释放后,门盖靠重锤的重量恢复到原处,其释放压力通过调整配重锤的位置进行调整。防爆锁式泄压防爆装置由门座壳体、门盖、防爆锁、密封胶条组成,当收尘器内部压力超过防爆锁设定压力时,门盖打开释放压力,但门盖很难恢复到原处,其释放压力通过调整防爆锁锁芯的位置进行调整。
上述两种泄压防爆装置均是单层卸压结构,均靠门盖的打开进行压力释放,存在泄爆压力很难稳定控制的问题。且由于采用单层门结构,其密封性能差,漏风率高,又因袋除尘器为负压方式,容易造成新鲜空气被吸入除尘器内部,为除尘器内部煤粉燃爆提供条件。另外,由于门盖上的密封胶条与门座壳体的门沿直接接触,因袋除尘器在负压方式运行下会产生微振动,门沿会割坏胶条,时间一长就会将胶条割开,造成严重漏风。第四,防爆锁式泄压防爆装置的门盖是依靠防爆锁舌和圆柱形滚柱进行机械配合压紧的,当门盖在打开后,因机械部件阻力很难恢复到原处,在发生卸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调整复原,会造成大量新鲜空气被吸入除尘器内部,将酿成更大的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泄压安全稳定的膜片重力双层复合式泄压防爆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片重力双层复合式泄压防爆装置,包括焊接在除尘器正墙板上的防爆门门座壳体,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在除尘器墙板上的防爆门门盖,以及通过压杆设置在门盖外侧下部的配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门的门盖四周设有折边,折边内的门盖底端相对应的设有挡板,与折边形成凹槽,凹槽内嵌入方形胶条;门盖的底端由横向和纵向均设的加强筋与封板连接,门盖与封板之间敷设有保温材料;门座壳体的门沿上粘结一圈与门盖四边凹槽内嵌入的方形胶条匹配结合的倒“U”型胶条;门座壳体的内法兰框上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固定有防爆膜片。
上述防爆膜片的四周在与门座壳体的内法兰框的连接处,由橡胶板和压板裹夹。
与现有的泄压防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泄压防爆装置为双层防爆结构,在防爆门门盖内的门座壳体上设置防爆膜片作为第一层泄压防爆机构,在门座壳体的门沿外层安装带有配重锤和粘接密封胶条的门盖作为第二层泄压防爆机构,该门盖与防爆膜片平行布置且保持一定距离,故当收尘器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作为第一层的防爆膜片即破裂,随之打开第二层的门盖迅速及时地释放压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泄爆压力难控制等问题,提高了泄压防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转率。
2、本装置密封效果较好,能确保该部分漏风率比原有技术低,避免过多氧气进入收尘器,增加了收尘器的安全性能,尽量减少新鲜空气被吸入除尘器内部,避免因过多氧气进入造成除尘器内部煤粉燃爆的安全事故。
3、门盖上的海绵胶条与门沿上的海绵胶条采用软接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门盖与门沿间的密封。
4、在门盖内表面敷设保温层可有效防止除尘器内部防爆膜片内侧含尘气体的结露,避免糊袋现象,改善滤袋清灰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延长滤袋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示意图;
图6是门盖凹槽内嵌胶条与门座壳体的门沿胶条匹配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