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245.3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慧 |
主分类号: | F21V7/20 | 分类号: | F21V7/20;H01L23/3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led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白炽灯泡主要由灯丝、玻璃壳体、灯头等几部分组成。白炽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灯泡接上额定电压后,电流通过灯丝而被加热到白炽状态,因而发热发光。灯丝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金属钨制成的,钨是一种金属元素,易氧化,且温度越高,氧化越快,为防止钨在高温下的氧化,灯泡都抽成真空。另外,钨还能产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因此60瓦以上的灯泡充入氮、氩等气体,可阻碍在高温下的升华。由于工作时的灯丝温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浪费掉了,电光转化效率较低,并且由于灯丝温度很高,蒸发也很快,所以寿命也大缩短了,大约在1000小时左右。
节能灯主要是通过镇流器给灯丝加热,大约在1160K温度时,灯丝就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发出253.7nm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由于荧光灯工作时灯丝的温度在1160K左右,比白炽灯工作的温度2200K-2700K低很多,所以它的寿命也大提高,达到5000小时以上。
LED发光二极管是由数层很薄的掺杂半导体材料制成,一层带过量的电子,另一层因缺乏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空穴”,当有电流通过时,电子和空穴相互结合并释放出能量,从而辐射出光芒。LED灯泡主要是采用LED代替白炽灯的灯丝作为光源。由于LED工作时散发热量较大,特别是对于大功率、多个LED同时工作来说,其发热量更大,必须专门为LED灯泡设计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现有LED灯泡的散热装置为一衔接于灯头和泡壳之间的散热座,该散热座一般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铝材制成,包括一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外壁设有成放射状分布的散热片,LED发出的热量由该散热座散发出去。此种散热方式效果不佳,并且该散热座相对于玻璃壳来说较为笨重,容易使玻璃壳破碎,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高功率LED灯使用的散热座体积庞大,更不适合内置于玻璃灯泡腔体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在不改变传统玻璃灯泡或射灯玻璃灯杯既有尺寸的情况下内置有效散热的LED散热部件,克服现有LED灯散热不良的问题,实现原尺寸玻璃灯泡或射灯玻璃灯杯可以装置更高功率的LED灯源的目的,使传统灯泡用灯具与射灯灯具不必因改用LED灯源而全部更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有效解决高功率LED PAR灯的散热问题和重量问题,金属或非金属PAR灯灯壳内置有效散热的LED散热部件,克服现有LED PAR灯散热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可随着LED组件的数量、功率而弹性扩大散热面积,可完全释放出LED组件的热量;因此PAR灯可以实现装置更高功率的LED灯源的目的,同时因本实用新型采用轻质薄片且散热效果绝佳的金属材料所制成,即使是30W高功率的PAR灯,重量也轻轻的,完全没有重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LED灯泡的内置式散热装置,包括一由高导热材料制成的锥面体,该锥面体的侧壁呈阶梯状,该锥面体的一侧面形成用于装配LED发光组件的反光面。
前述用于LED灯泡的内置式散热装置,其反光面形成于该锥面体的内侧面。
前述用于LED灯泡的内置式散热装置,其反光面形成于该锥面体的外侧面。
所述反光面的每一层阶梯的底面或侧面用于装配LED发光组件,各侧面为锥形面。
前述用于LED灯泡的内置式散热装置,其锥面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
前述用于LED灯泡的内置式散热装置,其锥面体上设有供连接LED发光组件和电源的电源线穿过的穿线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可随着LED组件的数量、功率增加而弹性扩大散热面积,因此可以完全释放出LED组件的热量;二,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轻质薄片而散热效果绝佳的金属材料制成,在用于LED玻璃灯泡时不易使玻璃泡壳破碎,是在玻璃灯壳内置散热部件的最可行的方案,若设计运用在金属或塑料灯罩或PAR灯时,可以使整个灯体的重量大为减小;三,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内置于玻璃泡壳中时,可延用现有的白炽玻璃灯泡的传统生产工艺,容易生产;四,本实用新型采用凹形阶梯散热部件或凸形阶梯散热部件,LED组件可以依灯泡发光规格需求而排放,实现向前120°发光或向四周360°发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慧,未经王景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