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养鱼车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919.X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春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养鱼 车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渔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工厂化养鱼设施的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养鱼设施多处于一个水平面,土地占用面积大,同时养鱼水体循环利用净化处理多采用微生物净化,还没有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水体。充分利用人工湿地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根茎吸收作用净化水体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工业化高效养鱼的一种双层立体养鱼车间设计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立体养鱼车间其结构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人工湿地层,下层为养鱼层。上层人工湿地层种植植物,其顶部用阳光大棚覆盖,下层养鱼层包括鱼池、高位集水池和集污池。
2、鱼池由多个组成,在每个鱼池底部中心位置设上宽下窄圆锥形的集污槽,在集污槽内设排污管道,集污槽通过排污管道和鱼池外的集污池相连通,在每个鱼池外的排污管道上安装排污控制阀门。
3、鱼类代谢物中的NH3等溶于水的有毒废物及鱼类的粪便、残饵等,通过定时打开排污控制阀门,经排污管道流向集污池。
4、集污池内放置抽水泵,通过抽水泵把集污池内的污水、污物等提升到上层的人工湿地层。
5、在人工湿地层上种植植物,人工湿地层顶部用阳光大棚覆盖,一方面用来挡风遮雨,另一方面为种植植物提供阳光;由抽水泵提升到人工湿地层的NH3有毒废物及鱼类的粪便、残饵等,经植物的根茎吸收,净化后的水体再流到高位集水池。
6、在高位集水池墙体上安装鱼池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各个鱼池上方;在各个鱼池上方的进水管上打上进水孔,进水管的终端要封死。净化后的水体再通过高位集水池上安装的鱼池进水管流回到各个鱼池,实现养鱼水体的循环再生利用。
一种立体养鱼车间其优点在于:一是充分利用空间面积,以减少土地占用面积,节约土地资源;二是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植物的根茎吸收作用净化养殖水体;二是设备投资少、设施简单实用,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管理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一种立体养鱼车间示意图
图例:1、鱼池(由多个组成),2、高位集水池,3、集污池,4、人工湿地,5、阳光大棚,6、净化水流方向,7、鱼池进水管,8、进水孔,9、集污槽,10、排污控制阀门,11、排污管道,12、排污水流方向,1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立体养鱼车间用砖、钢筋混泥土构建,其长为100m,宽50m,高8m,人工湿地层4距离阳光大棚5顶部3.5m高;鱼池1由四个组成,每个鱼池1长40m、宽20m、池深1.8m的砖混水泥结构,鱼池1底部中心位置设上宽100cm,下宽50cm,深30cm圆锥形的集污槽9,并与排污管道11相连,排污管道11上备排污控制阀门10控制排污。集污池3长4m、宽4m、池深3m,内放置抽水泵13,水泵13的抽水管直通上层的人工湿地层4;在人工湿地层4上种植植物;高位集水池2长4m、宽4m、池深3m,在高位集水池2的中下部安装鱼池进水管7,并直通到各个鱼池1的上方,在鱼池进水管7上打上进水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春,未经李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存式自助多功能杯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