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932.5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7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及监控用检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兼具现场检测及录像功能的人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及企业财产安保需要,衍生了许多用于现场安保及监控的装置,一种是被动红外人体检测装置,其一般配合有红外检测及报警,当红外装置感测到有人进入现场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触发主机通知或提醒安保人员进行警情排查和处理,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普及率较广;然而,它仅具有红外检测及报警通知的功能,不具备记录和收集现场证据的功能,为事后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前述检测装置的缺陷,后来出现了一种录像装置,当前具有录像功能的装置很多,如AVR、DVR等,一般具有摄像头和存储模块,将特定位置的图像录制下来,并保存在存储模块中,便于事后查询,并作为现场证据;然而,由于这些录像装置都是采用时间上不间断的录制方式,明显存在着功耗大、存储空间(即硬盘)大的不足,且由于不能在摄像头前端实现本地存储,还带来工程费用高、布线复杂等问题。
鉴于前述分析,本设计人针对目前用于安保的装置进行研究改进,结合检测装置与录像装置的优点,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检测装置,其同时具有现场检测和录像的功能,既可保留现场证据,便于进行事后处理,还可降低对存储空间的要求,实现本地存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人体检测装置,包括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录像模块、存储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同时连接录像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在感测到有人进入时启动录像模块,并将警情信息送入信息传输模块;录像模块将录制信息保存至存储模块,而信息传输模块将警情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到报警中心或安保人员。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检测装置与录像装置的优点相结合,在利用红外线检测到有人进入现场时,不仅控制信息传输模块将警情信息送到报警中心或安保人员,进行警情排查和处理,还同时启动录像模块进行录制工作,并保存在存储模块中,不仅可记录和收集现场证据,还由于改变了现有录像装置在时间上不间断的录制方式,避免了许多无用信息的存储,对存储模块的空间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可实现前端的本地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现场检测及录像功能的人体检测装置,包括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录像模块2、存储模块3和信息传输模块4,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设置在欲进行安防的现场,进一步可以设置在门口等必经位置,其负责现场环境侦测,可利用红外检测判断有无人员经过,并可设置为仅在下班或现场无人时才启动工作。
录像模块2也设置在现场,并朝向特定位置,其与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连接,并在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的控制下启动开始录制工作。
存储模块3与录像模块2连接,用于存储录像模块2所录制的现场信息,实现录像模块2前端的本地存储。
信息传输模块4与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连接,用于将警情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发送到报警中心或相关安保人员,实现警情通知。
当有不法分子进入现场时,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侦测到信息,控制录像模块2进行预设时长的录制工作,将录制信息保存在存储模块3中,保留作为现场证据,供事后进行查询和调用;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还同时将警情信息送入信息传输模块4,并控制信息传输模块4将警情信息送至报警中心或相关安保人员,进行及时的警情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检测装置,重点在于将现有的红外检测装置与录像装置结合在一起,当被动红外人体检测模块1检测到人员信息时,不仅控制信息传输模块4及时通知报警中心或安保人员,还启动录像装置2进行现场录制,并保存在存储模块3中,一方面可保留现场证据,且由于仅在检测到人员信息时才启动录像装置2,降低对存储空间的要求,从而实现本地存储,降低工程费用,布线简单。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式压力机装模高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轮毂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