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发电机内磁式飞轮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2925.7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安市振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发电机 内磁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发电机飞轮盘的改良。
背景技术:
飞轮发电机广泛运用于柴机、汽油发电机组上,其结构包括有一可固定在转动部件上的飞轮盘转子和一内定子,飞轮盘由一钢板拉伸成型的盘式壳体、盘式壳体内侧通过强力AB胶或者其它固定方式固定上磁钢而成,磁钢数量根据功率设计需求而定,至少有两块,成弧形状的磁钢紧贴在飞轮盘内侧。现有飞轮盘采用粘结方式将磁钢单面固定在盘式壳体内,由于飞轮盘工作时高速运转,磁钢在高速运转或温升过高时,常出现粘合松动或粘结剂溶流、引起磁钢整体脱落或断裂,这是造成飞轮发电机故障的主因之一。飞轮发电机装配在机组上,随着机组工作发生振动,且飞轮转盘与飞轮定子部件配合紧密,常出现磁钢磕碰、破裂现象,这是造成飞轮发电机故障的主因之二。如何改善飞轮盘固定磁钢的结构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磁钢采用嵌入结构的飞轮发电机内磁式飞轮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轮发电机内磁式飞轮盘,其特征是压铸成型的飞轮盘壳体内从径向外往内依次嵌设有磁极锁圈、弧形磁钢和弧形磁极贴片,磁极贴片紧贴在磁钢内弧面两头。由于壳体压铸成型时将磁钢等嵌入其内,形成稳固的整体。
所述磁极贴片内弧面暴露在壳体外,减少与定子间的运动间隙,提高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独特、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压铸成型的产品热稳定性好,无胶粘固定的缺陷,充分利用铝材料压铸成型工艺的优点,有机嵌入磁钢等零部件,一体化一次成型,减少二次装配的不良率。且飞轮盘表面经过精加工,提高装配精度,保证了与定子部件的配合效果,杜绝了振动、磕碰等因素引起的不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内磁式飞轮盘立体分解图
图2内磁式飞轮盘立体图
图3内磁式飞轮盘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2-磁极锁圈
3-磁钢 4-磁极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飞轮发电机内磁式飞轮盘,其壳体1由合金铝材料压铸成型。压铸成型的飞轮盘壳体1内从径向外往内依次嵌设有磁极锁圈2、弧形磁钢3和弧形磁极贴片4,磁极贴片4紧贴在磁钢3内弧面两头,并使磁极贴片4内弧面暴露在壳体1外。压铸成型时,预先将紧贴在一起的磁极锁圈2、磁钢3和磁极贴片4放置入模具中,使得壳体1、磁极锁圈2、弧形磁钢3和弧形磁极贴片4的轴心线重叠;而后注铝成型,脱模后进行表面加工,尤其是飞轮壳体1内圆的加工,使磁极贴片4内弧面外露,达到导磁作用,形成一个符合工作原理的内磁式飞轮盘。
内磁式飞轮盘的磁钢3(永磁铁氧体)嵌在磁极锁圈2中,并且完全包裹在铸铝壳体1中,彻底解决了磁钢3崩裂、脱落的现象,大大提高飞轮发电机的耐高速、耐高温、抗震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安市振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安市振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