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碗盖子的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117.2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贵供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362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碗 盖子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盖碗盖子的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茶文化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种茶泡制方法各有特色,特别是功夫茶的泡制方法更有讲究,下面以乌龙茶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茶具的选择方面更有考究,有瓷茶具和紫砂茶具,由于紫砂壶密度较小,壶体孔隙会吸附一部分茶味,所以香气就差了一畴,所以人们一般会选用瓷茶具。
其次,对泡制方法方面,人们一般选用“盖碗式”泡法,其泡茶工序就有八道之多,一、用茶夹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泡茶7克)放置于盖碗中,用沸水冲泡;二、用盖碗盖子刮去泡沫;三、快速将茶冲倒于公道杯中,该公道杯上放置过滤器,可滤去碎茶叶,由于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四、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过滤器和品茗杯;五、洗好品茗杯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茶水,盖上盖碗盖子;六、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将茶水倒于公道杯中,此过程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得淡了就延长一点,觉得浓了就缩短一点;七、将公道杯中的茶水倒于品茗杯中品饮;八、细细品味乌龙的韵味之后,揭开盖碗冲泡下一道茶水。
现有“盖碗式”瓷茶具中,在第三、四道工序中,一般会设有底部带通孔的圆柱形支架放置过滤器,使用时把它放置在公道杯上,起到滤去碎茶叶作用,不用时用第一道茶水冲洗架设在圆柱形支架上的过滤器,该圆柱形支架设计方便了过滤器很好的得到放置,提高了功夫茶泡茶工艺的方便性和卫生性。
但上述工序流程还存在一些不方便之处,有时可能给泡茶者带来困惑,在第一、五道工序中,盖碗盖子没有特定位置放置,这样就需要泡茶者一手拿着盖碗盖子,另一手拿着茶壶冲泡,这样如果泡茶者刚好在接、打电话等不方便拿盖碗盖子时,盖碗盖子一般放置在茶盘上,但茶盘上没有特定的位置供盖碗盖子放置,冲泡时,盖碗盖子放置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在第二道工序中,盖碗盖子内壁上容易留有茶叶、泡沫等污垢得不到及时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碗盖子的支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盖碗式”瓷茶具在冲泡时盖碗盖子没地方放置,且盖碗盖子内壁上留有茶叶、泡沫等污垢得不到及时清除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碗盖子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一放置盖碗盖子的支撑部,该支撑部上有一夹设盖碗盖子边缘的缺口。
上述支架本体包括四个呈圆柱状的基座和与四个基座上端面联为一体的上述支撑部,该支撑部呈板块状。
上述支架本体包括一呈圆筒状的基座和与基座上端面联为一体的上述支撑部,该支撑部呈喇叭状。
上述述支架本体由金属丝弯曲卷绕而成,包括一螺旋状的基座和一环形的支撑部,该环形的支撑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缺口。
上述述缺口相对于竖直方向呈倾斜状。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支架上的开口设计,有效的解决在功夫茶冲泡过程中盖碗盖子放置问题,提高了功夫茶泡茶工艺的方便性。
2、由于盖碗盖子夹设在所述开口上,冲洗该盖碗盖子内壁上留有茶叶、泡沫等污垢更方便、快捷,提高了功夫茶泡茶工艺的卫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整套功夫茶具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碗盖子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盖碗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6,“盖碗式”瓷茶具一般包括置于茶盘5上的盖碗1、公道杯7、与公道杯7相配合的过滤器3、用于支承过滤器3的支架4、品茗杯6以及茶夹(图中未示出茶夹);所述盖碗1包括盖碗盖子11、碗体12以及托体13,另外,还包括放置盖碗盖子11的支架本体2,在功夫茶冲泡工序中,盖碗盖子11的放置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照图1、图2、图3,所述支架本体2设有一放置盖碗盖子11的支撑部21,该支架本体2包括四个呈圆柱状的基座22和与四个基座22上端面联为一体的上述支撑部21,该支撑部21呈板块状且设有夹设盖碗盖子11边缘的缺口211,上述盖碗盖子11夹设在上述缺口211上;这样盖碗盖子11放置问题得到解决,且残留在盖碗盖子11内壁上的茶叶、泡沫等污垢很容易被冲洗,提高了功夫茶泡茶工艺的方便性和卫生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贵供,未经陈贵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