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椅背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3240.4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苏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同华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椅背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背组合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组装简便并可增进组合稳固性和可靠性的椅背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椅背具有多种型式,而为了透气舒适性,目前椅背具有在椅背框体上设置网体的设计,如图8及图9所示,即为现有的具网体的椅背结构之一,主要包括一框体91、一网体92、数钉体93、一盖框94、数螺栓95组成,并该框体91为环形体,并由硬质材料制造,并设置数个接合孔911,又在前方设置可提供网体92接合的接合部912;又网体92为可弯曲材料制造,并端缘覆设在框体91的接合部912上,并通过钉体93穿插网体92钉固接合部912组合,并使组合后网体92可呈紧绷状态;又盖框94为对应框体91形状的环形体,并覆设在框体91前方,并对应前述接合孔911位置设置接合孔941,使得盖框94覆设在框体91前方时可通过螺栓95与框体91组合,并使盖框94可提升椅背前方整体性质感。
前述椅背承受使用者躺靠力时其躺靠力将直接传导至各钉体93上,然而当躺靠力较大或躺靠重心偏移时易造成部分钉体93松动及网体92不能保持紧绷状态缺失,又组合后由椅背后方仍可观示接合孔911和螺栓95,具有组合整体性不佳的缺失,此外,该椅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欲废弃回收时不易取下钉体93,从而使网体92与框体91分离,造成回收费时不易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背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组合稳固性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椅背组合结构,包括:
一前框,由硬质材料制造的环形体,其具有前表面,并对应前表面朝向后方设置环状外凸缘和内凸缘,该前框后侧的外、内凸缘之间形成有环槽,该环槽间隔设置有数插柱,该前框上还设置接合孔;
一网体,由可弯曲材料制造,其在端缘对应前述插柱位置设置套孔,该网体设在前框的前方,而使网体端缘包覆前框的外凸缘并使套孔套合前框后方插柱,并使组合后网体呈紧绷状态,该网体端缘容置在环槽内;
一后框,由硬质材料制造的环形体,其具有后表面,并在前侧对应前框的外、内凸缘位置设置环形外、内凸缘,该外、内凸缘间形成有环槽,并在环槽对应前述前框插柱位置设置接合柱,又在后框对应前框接合孔位置设置接合孔;
数接合件,在前框的插柱与后框接合柱组合后,穿插前框和后框的接合孔。
进一步,该网体在端缘设置有较佳抗裂性的接合体,并使得套孔设在接合体上。
更进一步,该结合体采用缝合的方式设置在端缘上。
进一步,该前框的接合孔设在内凸缘对应前表面平行方向,该后框在内凸缘对应前述接合孔位置设置接合孔。
进一步,该后框的接合柱设置可套合前框插柱的插孔,又在后框外凸缘内侧及内凸缘外侧对应前框外、内凸缘端部位置分别设置靠缘,并使组合后接合柱端缘抵靠网体的套孔周缘,且后框外凸缘的靠缘与前框外凸缘端部夹合网体以增进网体组合稳固性。
进一步,该网体还设置有与前框固接的钉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该网体组设在前框后,再使得前框的插柱插入后框接合柱插孔中,并使接合件穿插前、后框的接合孔,从而确保前、后框不会脱离,同时由于网体的套孔套合前框插柱后不能位移,在承受躺靠力后仍可保持网体紧绷状态且不会松动,不会产生如现有结构完全由钉固方式组合时因部分钉体松动导致网体不能保持紧绷情形,故具有较佳组合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欲回收时可取下接合件而使前、后框分离,并使网体的套孔脱离前框的插柱,即可使得网体脱离,从而具有环保回收的便利性。进一步,当本实用新型的各相邻前框插柱、后框接合柱设置间距较小时,网体与前、后框即可具良好组合强度,而本实用新型若各相邻前框插柱、后框接合柱设置间距较大时可搭配钉体而使得网体部分位置与前框固接,并因网体仍可由套孔套合前框插柱保持组合紧绷状态,因而可防止承受躺靠力时钉体松动,可较现有设计完全由钉体组合设计具较佳组合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由于组合后接合柱端缘可抵靠网体的套孔周缘,且后框外凸缘的靠缘与前框外凸缘端部夹合网体以增进网体稳固性,并因由后框的后表面不见任何接合件,从而使得产品具有更好的整体美观性,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网体本身由较佳抗裂性材质制造时不须再在端缘设置接合件,并通过该网体直接加工产生套孔与前框插柱组合即可具良好组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网体与前框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同华,未经苏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