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残疾人轮椅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3268.8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莱弗·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维车件(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疾人 轮椅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轮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残疾人轮椅扶手。
背景技术
习用的残疾人用的折叠式轮椅(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前轮2’、后轮3’、脚蹬4’、坐垫5’、靠背6’、扶手7’和手把8’。后轮3’通过轮轴锁紧套管与车架1’连接,脚蹬4’通过脚蹬支架安装在车架1’上,脚蹬4’可以向上折合。所述的坐垫5’、靠背6’、扶手7’和手把8’皆分别安装在车架1’的不同位置上。这种习用的轮椅功能单一,其起到支撑人体肘部的作用扶手7’的高度是不可调节且不能前后滑动和摆动,使得残疾人士乘坐较不舒适。由于残疾人士只能在轮椅上保持坐的姿态,在生活、工作、就业和娱乐等万面的活动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外,由于残疾人士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造成血液循环受阻,下肢肌肉萎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故,为残疾人士提供更加舒适的轮椅应是业者所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且可前后滑动的残疾人轮椅扶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残疾人轮椅扶手,它主要由扶手垫、滑轨、滑槽体、导槽条、按钮、锁紧块、复位弹簧、高度调节板、扶手板组成;所述的扶手垫固定在滑轨上,滑轨滑接在导槽条的导向槽内,两根导槽条固定在滑槽体对称设置的滑槽内;所述的按钮活动穿设在滑槽体的滑槽壁上,其穿入端套置在设于滑槽体滑槽内的锁紧块上;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顶靠在锁紧块背向按钮的一面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滑槽体滑槽的内壁上,使得常态下按钮处于被顶出状;在滑轨的纵向长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多个凹槽,在锁紧块的上部设有与大平面垂直凸起的凸块,该凸块可卡置在滑轨纵向长槽两侧壁上的凹槽内;所述的滑槽体的底面固接在高度调节板的顶端,高度调节板的下部可活动插入扶手板上的纵向插槽;所述的扶手板的一角可铰接在轮椅的椅架上。
所述的高度调节板上沿纵向设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的通孔,该通孔可让穿过扶手板纵向插槽壁的螺钉穿过。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滑轨上的扶手垫可通过滑轨与滑槽体相对滑动,高度调节板可活动插入扶手板上的纵向插槽,在高度调节板上沿纵向设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的通孔,高度调节板与扶手板纵向插槽固定通孔的不同,其高度调节板插入扶手板纵向插槽的深度就不同,高度调节板的高度就不同,从而达到调节扶手高度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折叠式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滑轨的仰视图;
图52是图51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残疾人轮椅扶手,它主要由扶手垫1、滑轨2、滑槽体3、导槽条4、按钮5、锁紧块6、复位弹簧7、高度调节板8、扶手板9组成。
所述的扶手垫1固定在滑轨2上,滑轨2滑接在导槽条4的导向槽41内,两根由塑料注塑成型的导槽条4分别固定在滑槽体3对称设置的滑槽31内。
所述的按钮5活动穿设在滑槽体3的滑槽31壁上,其穿入端套置在设于滑槽体3滑槽31内的锁紧块6上;所述的复位弹簧7的一端顶靠在锁紧块6背向按钮5的一面上,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顶靠在滑槽体3滑槽31的内壁上,使得常态下按钮5向外浮出,处于被顶出状。在滑轨2的纵向长槽2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多个凹槽22(如图51、图52所示),在锁紧块6的上部设有与大平面垂直凸起的凸块61,该凸块61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可卡置在滑轨2纵向长槽221两侧壁上的凹槽22内;所述的滑槽体3的底面固接在高度调节板8的顶端,高度调节板8的下部可活动插入扶手板9上的纵向插槽91,在高度调节板8上沿纵向设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的通孔81,该多个通孔81可让穿过扶手板9纵向插槽91壁的螺钉穿过而将高度调节板8连同固接其上的扶手垫1等一起固定在扶手板9上。所述的扶手板9的一角可铰接在轮椅的椅架上,在扶手板9与铰接点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活动卡勾1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维车件(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安维车件(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压缩式碎纸机
- 下一篇:一种宽度可调节的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