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绳式汽车遮阳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521.X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曼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绳 汽车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汽车遮阳工具,确切的说是一种拉绳式汽车遮阳罩。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如果小汽车在露天停放,受到太阳光暴晒,车厢内部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当你打开车门时,车厢内犹如一个烘烤箱,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窒息,座椅更是热得发烫。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也要很久才凉快下来,并且强烈阳光暴晒会令到车厢内饰迅速老化褪色及释放各种有害气体危害我们的健康。汽车遮阳罩相当于给汽车打了一把太阳伞,汽车使用后就像停在树荫下,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对于减少阳光对人和车的伤害有明显的功效。目前汽车的遮阳工具,包括遮阳伞、遮阳棚和遮阳罩等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足:通风隔热效果不好、安装与携带不便、无法防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隔热效果明显且可防盗的拉绳式汽车遮阳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拉绳式汽车遮阳罩,由防晒帘、支架、拉绳、防盗杆和拉杆组成;防晒帘的首部和尾部分别固定有可安装在车前方的拉杆和放在车后厢中的防盗杆,防晒帘的下面与若干排可置于车顶上支撑防晒帘的支架上方固定连接,各排支架的下方开有小孔,各排支架的下方与防晒帘之间还连接有一限位绳,拉绳的首端与拉杆连接而尾端与防盗杆连接,拉绳的中间穿过各排支架的小孔,拉绳上对应各排支架的限位绳固定设有一个限位节点,各排支架在遮阳罩使用时受限位绳和限位节点的限制而将晒阳帘支撑在车顶上。
所述防晒帘为防紫外线功能的化学织物。
所述支架每排有两个,中间隔开有距离,便于折叠防晒帘。
所述每个支架为一类似C形的圆柱体塑料件,支架两头固定的防晒帘上,支架底面有一用于穿过拉绳的小孔。
所述拉绳有左右两根,每根拉绳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拉杆和防盗杆连接。
所述防盗杆为直径略超过车后厢缝隙的柱状体,柱状体与防晒帘牢固连接。
所述拉杆为可对折的横杆,对折处用铰链连接,打开后呈一直线。
所述拉杆上连接一个用于绑在车牌上的绳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隔热效果好。由于防晒帘有支架支撑,在防晒帘下形成空气可流通的空间,隔热极佳。
二、操作快捷方便。单手抓住拉杆将遮阳罩拉至车头,支架自动撑起,整个过程不到10秒即可完成,省时省力。
三、防盗。利用汽车后厢上锁后留有的一点间隙,让薄而结实的防晒帘穿过缝隙,接在后厢内的防盗杆上。整个遮阳罩就无法拿走。
四、携带方便。防晒帘薄而轻,支架为塑料件,轻而小。遮阳罩可对折收起,体积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撑起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防晒帘 1 支架 2 小孔 21
拉绳 3 限位节点 31 限位绳 32
防盗杆 4 拉杆 5 绳子 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拉绳式汽车遮阳罩如图1所示,主要由防晒帘1、支架2、拉绳3、防盗杆4和拉杆5组成。
其中,防晒帘1是遮阳罩的主体部份,为防紫外线功能的化学织物,展开后可从车尾拉至车头,覆盖汽车顶部绝大部份面积。防晒帘1的首部和尾部分别固定有拉杆5和防盗杆4。
支架2可置于车顶上用于支撑防晒帘1。支架2共有若干排(如图1所示为五排)。每排有两个,两个支架2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对折防晒帘1(如图2所示)。支架2的上方固定在防晒帘1的下面。支架2的下方开有小孔21用于穿过拉绳3,支架2的下方还有一限位绳32连接至防晒帘1。每个支架2具体可为一类似C形的圆柱体塑料件,支架2两头固定的防晒帘1上,支架2底面有一小孔21。
拉绳3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在拉杆5和防盗杆4上。拉绳3的中间穿过支架2底部的小孔21。并在每个支架2的小孔21后固定一个限位节点31(如图3所示),限位节点31略大于小孔21。为了使用权防晒帘1稳定支撑在车顶上,拉绳3有左右两根。在遮阳罩使用时,支架2、限位绳32以及防晒帘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使支架2受限位绳32和限位节点31的限制而将防晒帘1支撑在车顶上。
防盗杆4与防晒帘1的尾部连接在一起,是一根直径超过车后厢缝隙的柱状体,放置在车后厢中,可达到防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曼,未经徐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双速比驱动桥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