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转轴自动安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5352.3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艳;马若飞;董萍;陈希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红艳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3112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转轴 自动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转轴自动安装机。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无线电的应用无所不在,天线的根部一般设有与无线电装置固定的定杆以及与定杆活动连接的转轴,转轴卡设于定杆的容置槽内,既使得转轴不会脱出定杆,又使得转轴可以在定杆的容置槽内作多角度的转动。现有技术中,转轴与定杆安装时仍然是原始的手工敲打,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手工往连接处添加牛油以方便安装,这样一方面浪费人工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工敲打安装的转轴质量不稳定,有可能因为敲打太轻而造成连接不紧密,或者敲打过紧、摩擦过大而转动不灵,添加牛油时也会因为添加过多而造成浪费,或者添加过少而无法起到润滑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转轴自动安装机,有效的克服连接后转轴的不紧密和摩擦,也能很好的控制每次加入的牛油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线转轴自动安装机,包括整理进料装置、具有容件槽的供件转轮、驱动供件转轮做间歇转动的槽轮机构、摆杆推进装置以及驱动槽轮机构和摆杆推进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供件转轮处于转动的间歇时,所述摆杆推进装置朝向容件槽轴向推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供件转轮外周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容件槽,槽轮机构的从动分度轮上均匀设有与容件槽数目对应的径向槽,所述供件转轮由所述从动分度轮同步驱动。所述摆杆推进装置包括摆动凸轮机构和推进器,所述摆动凸轮机构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以及由凸轮驱动的从动摆杆,所述从动摆杆与推进器相连并驱动推进器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整理进料装置的供料端位置与供件转轮处于转动间歇时的另一容件槽位置对应。所述整理进料装置的供料端位于供件转轮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的减速器、由减速器驱动的主动链轮、以及由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槽轮机构的主动拨轮以及凸轮机构的凸轮由从动链轮通过主轴同步驱动。所述自动安装机还包括有自动加牛油泵总成,所述自动加牛油泵总成包括底座、底座上的油箱、油箱上连通的油管、油箱内与油箱内壁配合的活塞、以及与活塞固定的丝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弹珠式离合环机构,所述弹珠离合环机构包括与丝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环、以及与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外环,所述外环和内环之间设有离合弹珠,所述油管的油嘴出口位置与整理进料装置的供料端位置对应。所述驱动装置从动链轮的主轴连接固定有偏心轴装置,所述偏心轴装置的偏心轴与一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弹珠离合环机构的外环外周固定有连接臂,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连接臂周向运动的缺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臂的外端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轴装置为偏心度可调的曲轴偏心块。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完全替代目前的人工操作,自动完成天线转轴的加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机上设置自动加牛油泵总成,可以在同一主轴带动下完成加油过程,并且油量多少可调,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效率低、速度慢等、油量添加不均等缺点。
3、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杆推动式牛油泵,弹珠式离合环的运用使传动幅度甚小,是传统齿轮式传动所无法达到的,保证每次出油量极小,达到节油的效果。偏心轴的设计保证了出油量的人为控制、可调。
4、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度轮分度,比传统的齿轮分度稳定,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自动加牛油泵总成的主体未示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摆杆推进装置、供件转轮和槽轮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供件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槽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自动加牛油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油管和油嘴未全部示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偏心轴装置、连杆和弹珠式离合环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弹珠式离合环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红艳,未经马红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