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5442.2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皮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斯民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A62B1/02;A62B1/0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08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式 高楼 缓降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急逃生装置,特别是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主要于楼房建筑突发事件被困者迅速脱险。
背景技术
当火灾、地震、浓烟毒气、恐怖侵害、人质劫持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被在高楼建筑中,只能等待外来消防救援,而失去主动逃生的宝贵时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一旦发生高楼建筑突发事件,被困人员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用装置从被困处的窗口或阳台安全地降落至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其中:支架通过挂钩活动的挂在窗口或阳台处,主圈与支架连接为一体;缓降袋两端开口,缓降袋一端的开口套在主圈上,缓降袋另一端的开口自然垂落朝向地面;缓降袋上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若干副安全绳,主圈上设置有若干副安全扣,副安全绳与副安全扣连接;扶手杆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主圈上,主安全扣位于扶手杆之上,主安全绳与主安全扣连接。
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其中;扶手杆是朝上分布的拱行结构。扶手杆的作用是为了逃生第一步骤中,用于抓扶手杆,帮助人顺利钻入缓降袋中,而且在逃生第二步骤中,手握连接在扶手杆上的主安全绳,人自己控制下滑速度,拱行结构的扶手杆更能承受下落的冲击力。
缓降袋是帆布和松紧带间隔分布而成,主安全绳和副安全绳是消防阻力丝专用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轻便灵活,使用起来操作简单,逃生快捷,从装置的架设到逃生仅需几十秒便可完成,十分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救援。广泛用于高层商场、宾馆、写字楼、教学楼以及高层居民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状态的缓降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支架1,挂钩2,缓降袋3,主安全绳4,主安全扣5、阳台6、副安全扣7,副安全绳8,扶手杆9、主圈10、人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其中:支架1通过挂钩2活动的挂在窗口或阳台6处,主圈10与支架1连接为一体;缓降袋3两端开口,缓降袋3一端的开口套在主圈10上,缓降袋3另一端的开口自然垂落朝向地面;缓降袋3上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若干副安全绳8,主圈10上设置有若干副安全扣7,副安全绳8与副安全扣7连接;扶手杆9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主圈10上,主安全扣5位于扶手杆9之上,主安全绳4与主安全扣5连接。
实施例2、外挂式高楼缓降用装置,其中;扶手杆9是朝上分布的拱行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结合实施例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该缓降用装置的支架1通过挂钩2活动的挂在窗口或阳台6处,主圈10与支架1连接为一体;缓降袋3两端开口,缓降袋3一端的开口套在主圈10上,缓降袋3另一端的开口自然垂落朝向地面;缓降袋3上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若干副安全绳8,主圈10上设置有若干副安全扣7,副安全绳8与副安全扣7连接;扶手杆9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主圈10上,主安全扣5位于扶手杆9之上,主安全绳4与主安全扣5连接,缓降用装置安装完成后,人11首先用手抓扶手杆9,帮助人11顺利钻入缓降袋3中后,人11用手握连接在扶手杆9上的主安全绳8,人11自己控制下滑速度,直到下滑至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斯民,未经皮斯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弹模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通用搅拌泵送灌注车
- 下一篇:集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