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绣陈列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5852.7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0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A47F7/16 | 分类号: | A47F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陈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绣陈列架。
背景技术
双面绣陈列架通常由用来装裱作品的镜框和用来固定镜框的支架两部分构成。目前,绣好的双面绣作品通常被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玻璃四周用胶布封起,然后整体装入镜框内。现有的镜框主要是两个相扣合的木制镂空框架,它们一般采用榫头和槽相互连接固定,装拆比较麻烦,有的甚至直接用洋钉钉死,不借助工具根本就无法打开,这些都造成了双面绣作品更换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方便自如,便于双面绣作品更换的双面绣陈列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绣陈列架,包括镜框和固定镜框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括相扣合并形成内部空腔的两个面框,这两个面框的结合面上固定有若干相互吸合的磁块。
通过本实用新型陈列的双面绣作品同现有技术一样,需要预先被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玻璃四周用胶布封起,然后整体装入镜框内的空腔中;并且每个面框上设有用来展示内部双面绣作品的透明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具体由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块构成,且两个支撑块上对应设有供镜框的两侧纵向插入的托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框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整体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框的形状可以是四方形、矩形或者圆形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相应的支撑块上的托槽形状则根据面框的具体形状作相应的调整,以使得两者间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中,由于构成其镜框的两个面框通过若干磁块相吸合,故装拆起来相比现有的镜框更加方便自如,极大的便利于内部双面绣作品的取出更换。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中,由于镜框直接插入底座支撑块上的托槽内固定,使得镜框相对支架的装拆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整体造型新颖独特,相比传统的木制陈列架,更显现代气息,尤其适合配衬一类现代图样的双面绣作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镜框的单独拆解状态示意图。
其中:1、面框;101、透明区域;2、磁块;3、底座;4、支撑块;401、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双面绣陈列架由镜框和固定镜框的支架构成;其中所述镜框包括相扣合并形成内部空腔的两个矩形面框1,这两个矩形面框1的结合面上固定有相互吸合的磁块2,具体是每个矩形面框1上固定四个磁块2。而所述支架由底座3和固定在底座3上的两个支撑块4构成,这两个支撑块4上对应设有供镜框两侧纵向插入的矩形托槽401。
本实施例中两个面框1均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而所述支架整体也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双面绣作品(图中未画出)被夹在两块玻璃(图中未画出)之间,玻璃四周用胶布封起,然后整体装入镜框内的空腔中;并且每个面框1上设有用来展示内部双面绣作品的矩形透明区域101。
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中,由于构成其镜框的两个面框1通过若干磁块2相吸合,故装拆起来相比现有的镜框更加方便自如,极大的便利于内部双面绣作品的取出更换。
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中,由于镜框直接插入底座3支撑块4上的托槽401内固定,使得镜框相对支架的装拆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双面绣陈列架,整体造型新颖独特,相比传统的木制陈列架,更显现代气息,尤其适合配衬一类现代图样的双面绣作品。
当然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未经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