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四氟乙烯介质半硬同轴射频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115.9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思;汪元林;栗雪松;刘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08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介质 同轴 射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适用于移动3G通讯、无线通讯、雷达接收设备和采用类似高频、超高频技术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移动通信系统、高速计算机系统、医学电子及其相关配套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类高频通信系统对电缆的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电缆防泄漏、衰减低、驻波比小、体积小、重量轻,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气候性、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等。现有的射频电缆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以及耐气候性差,电缆介质的介电常数在使用过程中随工作温度及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增大了电缆的传输衰减和反射损耗,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无法满足各类高频通信系统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泄漏、衰减低、驻波比小、体积小、重量轻,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气候、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聚四氟乙烯介质半硬同轴射频电缆,以满足高频20GHz通信系统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内到外同轴设置内导体、介质层、外导体和涂覆层;
所述内导体采用单根镀银铜包钢线,介质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外导体采用无缝铜管,涂覆层为聚胺脂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内导体采用单根镀银铜包钢线,既提高了导体的抗腐蚀能力,又提高了导体的机械强度和抗震能力,并有效的节省了铜金属资源;介质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提高了电信号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传输的稳定性;外导体采用无缝铜管,对防潮湿、防盐雾有优势,同时提高了电缆外导体的整体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了电缆的工作频率和传输性能;涂覆层采用聚胺脂料,聚胺脂材料透气性差、防水性能好,对于防止铜管的氧化、保护铜管的光洁度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保证产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正常工作。
2、本实用新型电缆防泄漏、衰减低、驻波比小、体积小、重量轻,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气候性、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特别适合移动通讯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导体、2介质层、3外导体、4涂覆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由内到外同轴设置内导体1、介质层2、外导体3和涂覆层4;
其中,内导体1采用单根镀银铜包钢线,可有效提高导体的抗腐蚀能力,提高了导体的机械强度和抗震能力,节省铜金属资源;
介质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可有效提高电信号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传输的稳定性;
外导体3采用壁厚为0.12mm的无缝薄壁铜管,对于防潮湿、防盐雾有明显优势,同时提高电缆外导体的整体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电缆的工作频率和传输性能;
涂覆层4为聚胺脂层,聚胺脂材料透气性差、防水性能好,对于防止铜管的氧化、保护铜管的光洁度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保证产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车加工专用夹具
- 下一篇:带有电子开关装置的多模式钻